感秋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作品评述

《感秋》是唐代诗人姚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变化。诗人站在稀疏的林中,仔细观察,才意识到季节的差异。树叶纷乱地落下,寒意逼人,栖息在树上的鸟儿也变得孤单。秋天的天空并不能遮挡住飞过的候鸟,当它们惊扰夜晚的月亮时,乌鸦也会被吓飞。霜风与春日交替,多少次见证了兴衰荣枯的变迁。

赏析:
《感秋》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与季节的转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替。树叶的飘落、鸟儿的离去、候鸟的归来,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象征着人世间的离合与变迁。诗人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无常的感慨,展示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共鸣。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冷暖、落寞与活跃、荣枯等对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人生的变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晰,通过几个简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敏感与感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深邃和多变,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总之,姚伦的《感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秋天、时间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诗词推荐

甘菊之下潭水清,上有菊花无数生。谷中人家饮此水,能令上寿皆百龄。汉家宰相亦不俗,月致洛阳三十斛。遣踪芜没无处寻,夜雨春风长荆穀。

谁立西湖造化功,峰分南北境相通。四时风物弦歌里,两岸人家图画中。堤柳送迎忘尔汝,棹声来往自西东。风波便作恩波看,此乐君王与众同。

篷蒻呜春雨,帆蒲挂暮烟。买鱼寻近市,觅火就邻船。愁卧醒还醉,滩行却复前。长年殊可念,力尽逆风牵!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西南千里程,处处有车声。若使地无利,始应人不营。天涯犹马到,石迹尚尘生。如此未曾息,蜀山终冀平。

豹皮茵下百馀钱,刘堕闲沽尽醉眠。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节物休惊木叶催,相逢佳节兴悠哉。尊如北海聊同醉,菊傍东篱也自开。乌帽任教吹脱落,紫萸仍得看徘徊。诸君合有登高赋,为继当年戏马台。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

架桥筑路村翁事,裂网伸?老妪心。自笑年来足衰态,轩昂故步嬾重寻。

郑驿留宾处,看花又一年。香囊依叶密,锦繖向人圆。子敬新游岱,吾宗复在边。小诗相促迫,感旧一凄然。

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倚醉於人。可怜万木彫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清艳夜沾云表露,幽香时过辙中尘。名园不肯争颜色,的的夭红野水滨。

春早风驱雪,天寒竹映门。灯前终夜读,笈内故书存。尚觉文章贵,那矜齿爵尊。向平愁未了,女嫁与儿昏。

万物久如渴,三冬一向晴。时无腊雪下,夜有瑞雷鸣。休咎占天意,悲欢见物情。山禽何所感,烂熳作春声。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腊雪映江梅,冰玉更分风月。衮衮紫枢家世,庆诞弥时节。烘堂赢得戏莱衣,春酒宝杯凸。籍籍郑庄人物,要汉廷勋业。

弱水蓬山梦不分,红笺无处寄行云。海棠睡醒清宵月,影入纱窗疑是君。

少喜浮名谬激昂,晚温故读稍精详。易全何患乾坤毁,骚在堪争日月光。漆简字更经学误,玉台体出选诗亡。残年欲尚鞭吾后,谁道先生已耄荒。

涪江风月为谁清,莫向涪翁问姓名。万古涪江流不尽,渔矶月似旧时明。

正法眼,绝尘沙。二三四七,水月空花。千灯续焰曾间,五叶分披未葩。君不见卷席百丈,掩耳丹霞。龙行虎步争孤立,尽同云雨去无涯。文禅文禅,腾焕吾家。

行如兄弟影连空,春去秋来燕不同。紫塞别当秋露白,碧山飞入暮霞红。宣王德美周诗内,苏武书传汉苑中。况解衔芦避弓箭,一声归唳楚天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