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虞山兴福寺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
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
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
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作品评述

《游虞山兴福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兴福寺相传古道场,
我拄着拐杖来到这里,
推开案上的梵书和佛像,
庭院里静谧,棋声回荡廊。
玉版上的经文充满古老的意味,
石梅花开时我询问它是否香。
懂得诗风味的禅宗人士,
准备了清供,杯茶和熟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览虞山兴福寺的情景。兴福寺是一个古老的寺庙,庭院幽静,有一片推开的案子上放着梵书和佛像。在静谧的庭院中,可以听到棋声回荡在廊道中。玉版上的经文散发出古老的气息,作者还询问盛开的石梅花是否散发香气。最后,作者提到禅宗的人士准备了清供,包括杯茶和熟汤。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兴福寺的景象,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古老的氛围。通过描述案上的梵书和佛像,以及玉版上的经文,诗人表达了对寺庙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赞美。庭院中的棋声回荡在廊道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作者询问石梅花是否散发香气,显示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细微之处的关注。最后,作者提到禅宗人士准备的清供,表达了对禅宗文化和修行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兴福寺的景色和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含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寺庙文化和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又传达了对宗教信仰和禅宗修行的敬仰和向往。

诗词推荐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余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复携两少妾,艳色惊荷葩。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明主倘见收,烟霄

学得屠龙长缩手,链成五色化苍烟。谁言游刃有余地,自信无功可补天。啼鸟笑歌追暇日,饱牛耕凿望丰年。荷锄端欲相随去,邂逅青云恐疾颠。

已相殷王国,空馀尚父谿.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墨点三千界,丹飞六一泥。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种就株株攒万蕊,摘多干干茁三桠。此诗两句烦君听,不是閒花是菊花。

消息近春来,东风还又。先代椒盘劝金斗。坐间和气,压尽一番梅柳。掖庭频寓直,君恩厚。天佑两宫,南山齐寿。况有仙丹在公手。论功医国,合在药王之右。不妨千岁饮,长生酒。

重门杰观屹相忘,表里山河自一方。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金匮哀草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和戎何惜遣蛾眉,悔恨徒然杀画师。汉主深恩如可报,安身死虏亦无辞。

一梦邯郸亦壮哉!沙堤金辔络龙媒。两行画戟森朱户,十丈平桥夹绿槐。东阁群英鸣佩集,北庭大战捷旗来。太平事业方施设,谁遣晨鸡苦唤回?

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或往或还都不计,盖无荣利可稽留。

秋风萧飒兮白露零,汝坟何在兮何草为青。昨秋此日兮犹冀汝生,洒墨我别兮人间父子之情。我枯如腊兮涕更纵横。

我饮江楼上,阑干四面空;手把白玉船,身游水精宫。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欲吐辄复吞,颇畏惊儿童。乾坤大如许,无处著此翁。何当呼青鸾,更驾万里风。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当阳拈起足清风,似月团团样不同。腊月也知无用处,暑天消得打蚊虫。

岸上马蹄响,县中更鼓清。篷背雨亦止,意当明旦晴。梦记所泊处,乔木枯峥嵘。天色果开否,浩浩惟风声。篙师夜先起,船尾灯火明。苦寒未可发,妇为治餐烹。咀嚼似有味,宿昔余蔬羹。人世如此耳,役役一饭营。负贩规货利,干禄求荣名。斯人以家浮,止尔了一生。大者据疆土,以国

萧条吏散如堪适,萧洒诗成亦可娱。王谢异时同惠我,只惭笔力不能俱。

北风凛凛留高树,融雪涓涓聚小塘。三亩山园半春草,无人为结小丁香。

冠盖连翩数里尘,帝家全借上林春。鹓行不动烟霞秀,龙角正高雷雨新。喜气晴曛宫树绿,飞花醉堕玉卮频。蒲萄卢橘应相识,半是当年举酒人。

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

泰华山人上赤墀,上嗟安在见何迟。老於尚父投竿日,少似辕生对策时。怨鹤惊猿辞旧隐,鞭鸾笞凤总新知。早陈经国平边策,归领云巢旧住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