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终南山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作品评述

《望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张元宗创作的一首诗。它描绘了一个身处纷繁的世界中的病弱客人,在高处仰望着遥远的终南山,寄托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红尘白日长安路,
马足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
每来高处望南山。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来自长安的病弱客人。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着繁忙和喧嚣的世界。红尘白日指的是喧嚣的尘世和日常的忙碌。马足车轮不暂闲则表现了生活的快节奏和繁忙。然而,唯有那从茂陵来的多病的客人,每次来到高处,仰望南山,好像他只有在这个高处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寄托。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平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明确的意象,展示了一个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病弱客人的描写,暗示了尘世的纷繁和平凡人生的匆忙。而唯有在高处远望终南山,才能找到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放松。终南山象征着自然和宁静,是一个可以逃离尘嚣的避风港。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纷繁世界的疲倦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尘世界和自然寻觅宁静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平静和远离尘嚣的向往。它让人反思尘世的喧嚣和自然的美好,引发人们对自身生活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诗词推荐

近代东南守,何人与古同。唯公临婺女,变俗似文翁。流化陶编户,延儒萃泮宫。栖粮农亩溢,鞠草讼囹空。风月歌诗健,江山气象雄。双溪今改观,八咏昔非工。文酒高欢外,园林胜赏中。妙年登白首,素节有清风。嘉会千龄合,皇天五福融。晚跻卿位棘,行觐帝宸枫。卓马趋严诏,元龟

闻道当年五色裘,飘然又入帝王州。烦君一为问行李,早晚遣诗相报投。

昼读兵书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乘时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骄力请和。

断桥疏竹带山幽,装点诗人觅句愁。多谢双鱼传尺素,绝胜斗酒得凉州。

英雄才略暂临夔,泛绿依红诧小儿。肯同稠人认毛遂,甘从走督得神师。鱼城人喜景星出,象澦猿惊仙仗移。七十老肥怕趋走,峡江亭上倍临歧。

肘后蓦生闲络索,风前忽布闹叉撑。那吒八臂空惆怅,夜半三更白昼行。

达官须亲民,未竟法应再。昔君治姑孰,报政甫初载。桃李春正华,风木养不待。至今田里间,往往诵遗爱。荐章交公车,夷涂了无碍。自诡更治民,得邑仍勇退。坐看积薪上,笑谢及瓜代。赤县官山险,铜章喜重佩。平湖带城郭,崇山镇溟海。道中勤顾接,何者非胜概。鹅池湛清涟,兰亭

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其中第 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前村酒美无钱换,怪底金龟不击腰。

谢病久不出,何时过虎溪。解空忘塞马,卧稳却朝鸡。画桨江春发,青藜阁夜携。雪堂他日客,阪步自黄泥。

闻之浙河东,见之湘水南。未归却相送,既喜却相送,既喜复不堪。行矣乞自便,帅幕或可参。君方乘日长,勉为停朝骖。我池有螃蟹,我园有黄柑。

玉貌香腮天赋与,清姿不假铅华。素芳寻在五陵家。欲知春信息,庾岭一枝斜。别有玲珑潇洒处,月梢淡影笼遮。休教羌笛一声嗟。宫妆犹未似,留取意无涯。

山水乡中,岂知还有中原笑。醉歌倾倒。记得升平调。旧日年光,试把华灯照。心情好。有些怀抱。拟向梅花道。

芦笋满洲银鱠美,琼花滴露玉醅醇。

鹤乘轩车已堪叹,狐戴髑髅何可亲?劝君一笑扫除尽,来作人间百岁人。

次第花开次第飞,总堪饮酒与吟诗。绝怜新绿光如沃,何必繁英儘在枝。

四天围一地,浊少判清多。人气翻相敌,无如俗物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