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大夫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作品评述

《三闾大夫》是唐代刘威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的思考以及对自己身份和使命的觉悟。

诗中的“三闾大夫”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大夫季氏,他曾经担任过三个不同的闾邑的大夫。这里用“三闾大夫”来比喻自己,意味着作者自认为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诗开头写道,“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先贤的景仰和对历史的敬畏。作者一去,只留下了湘山的悠久历史。

接下来的两句,“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写出了作者对历史的回顾和自己作为词人的情怀。青史中留下了很多教训和启示,作者要不断汲取历史的教训。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咏史之作,抒发心中的情感和对楚江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表现了作者追求高尚品格和洗涤内心的愿望。竹子在风中摇曳,象征着贞节的坚持;月亮的倒影进入深流,象征着洗刷心中的痛苦和痛恨。

最后两句,“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传达微妙的情感和意境,也希望能够教育渔父,使他能够把握机遇,改变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三闾大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身份和使命的思考。作者通过诗歌赋予了自己与古人的关联,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的洗涤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威,会昌时人。诗二十七首。

诗词推荐

浮生欲寄酒杯间,马上谁容一日闲。不是登高粗能赋,老夫真负尔江山。

病身归束缚,枫叶见飘零。云淡秋星白,天遥戌火青。旧盟无处续,閒梦有时灵。月色江声里,愁多酒易醒。

谢家青山李家据,王家青山当家住。上头新作读书堂,牙签玉轴古锦囊。万夫攘臂侬掉臂,万事无味书有味。时挑野菜煮一字,儿辈不须来染指。

冯公今去久,岭路至今闻。红树村村雨,青山片片云。野桥松板架,岩溜竹筒分。日落人行少,时参鹿豕群。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释宝璐而被缯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夜半忽风雷,烟气满寥泬。这般情与味,哑子咬破舌。捧腹付一笑,无使心脑热。要整钓鱼竿,再斫秋筠节。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丁年结客盛游从,宛洛毡车处处逢。吟尽物华愁笔老,醉消春色爱醅浓。垆间寂寞相如病,锻处荒凉叔夜慵。早晚青云须自致,立谈平取彻侯封。

酴醾插架未成阴,水满方塘数尺深。入户幽花真有意,拂檐高竹更关心。鸣禽唤客知閒景,舞鹤迎人作好音。莫道相逢欠歌管,一觞酒尽读书林。

湖壖此兴磑,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忆昔初书大字时,学人饮酒与吟诗。苟非益友推金石,四十五年成一非。

画桥浅映横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残晖。燕子双高蝶对飞。风花将尽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梦。莫更登楼。坐想行思已是愁。

神仙岂易事,富贵不容求。百岁偿未尽,一樽差可谋。钟鸣上方晚,桂发小山秋。处处多幽趣,攒眉勿浪愁。

城府年来怪迹疏,端因药圃滞巾车。芒鞋入谷亲寻种,野服巡栏自把锄。室蔼芝兰无俗物,房深花木称僧居。他时猿鹤休惊怨,安石宁终成一墟。

知君胸次蔼春阳,与世多炎岂有凉。书室相迎黄卷积,羽人同坐白须长。此翁久客贫兼病,今岁奇寒雪更霜。一饷清谈百忧绝,故知退静胜奔忙。

苔痕分路见人家,犬护篱根卧落花。一片林塘诗境界,四时花果隐生涯。锄山拣日春栽药,汲水和云夜煮茶。耕录有文须点看,旋摇松露入原砂。

死生流转不相值,天地翻时忽一逢。且喜无情成解脱,欲追前事已冥蒙。桐花院落乌头白,芳草汀洲雁泪红。隔世金环弹指过,结空为色又俄空。

城上危楼高缥缈,城下澄江复相绕。有时漾影入中流,俯看游鱼仰飞鸟。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篌。大别山头白云起,金口渡边雨如洗。半钩新月上孤城,还照高楼与江水。晴江依旧泻浔阳,黄鹤无由归故乡。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

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清佳常满目,衰倦敢忘诗。好尚旧若此,飘零今比谁。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

雷阗阗,山昼晦。风振野,神将驾。载云罕,从玉虯。旱既甚,蹶往救,道阻修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