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秘校南归

四十青衫更旅人,悠悠饥马傍沙尘。
久留上国言空当,却走南州食转贫。
自作诗书能见志,应知时命不关身。
江湖胜事从今数,肯但悲歌寂寞滨。

作品评述

诗词:《送李秘校南归》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四十青衫更旅人,
悠悠饥马傍沙尘。
久留上国言空当,
却走南州食转贫。
自作诗书能见志,
应知时命不关身。
江湖胜事从今数,
肯但悲歌寂寞滨。

中文译文:
四十岁的青衫又成为旅人,
孤单地骑着饥饿的马傍着沙尘。
长时间逗留在上国,言语空洞无人理会,
只好离开南方的州县,去谋求温饱。
自己创作的诗书能够表达心志,
应当明白个人的命运并不关乎他人。
从今以后,江湖上的胜事无关紧要,
愿意只沉浸在悲歌与寂寞的滨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中年人的离别与追求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凄凉景象,表现了旅人的辛苦和艰难。他曾在上国久留,但言语却被忽视,最终不得不离开,去南方寻求生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诗书能够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然而,他也深知个人的命运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时势也会对个人产生影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湖事物的淡然态度,他不再追逐功名利禄,而是愿意在悲歌与寂寞之中自得其乐。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追求与无奈,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旅途的艰辛、社会的冷漠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触动读者的心灵,使人们对人生的追求和现实的困境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不效痴禅误此身,安居随分乐天真。閒寻草药防医病,广施仙方为济人。学道示逢师诀窍,收心且养自精神。修持要到无空地,扫却从前碍眼尘。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聊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对水注杯酒,为我向东流。

弃捐孤陋与谁邻,插棘诛茅漫隐沦。乱思诗书随手揭,慰怀风月逐时新。惭无用舍行藏道,有愧东西南北人。久矣笔端尘土暗,因君聊复拟心神。

秋江与秋月,谁遣恰相和。借我蓑衣着,三人亦未多。

山有浓岚水有氛,非烟非雾亦非云。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龙川指似君。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拚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身如枯木了生涯,那更迎春竞物华。金粟病中犹示众,如来到处不须夸。毗卢法藏无心供,兜率陀天自散花。比似出门千万事,何如丰俭且随家。

何物擢仙质,天然契吾性。不染浊水泥,明月水中映。只许此君看,风清雨娟净。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夜深不至春蟾见。令人更更情飞乱,翠幕动风亭。时疑响屟声。花香闻水榭。几误飘衣麝。不忍下朱扉。绕廊重待伊。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空馀暗尘字,读罢泪仍垂。

蜀魄湘魂万古悲,未悲秦相死秦时。临刑莫恨仓中鼠,上蔡东门去自迟。

龙虎台高秋意多,翠华来日似鸾坡。天将山海为城堑,人倚云霞作绮罗。周穆故惭《黄竹赋》,汉高空奏《大风歌》。西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苍生乐至和。

淡月微云外,街泥小雨馀。人如墟市散,灯似晓星疏。

随阳来朔漠,刷羽泛潇湘。只恐音书断,宁辞道路长。塞云迷远阵,江月引疏行。到处多矰缴,休言足稻粱。

弹秦失御血横流,天下求君君不有。正是英雄较逐时,未知鹿入何人手。

商山春夏旱,旱雷不降雨。及秋又霖霪,雷声时一举。南山复北山,{左石右訇}礚若贙虎。君子容必变,所以敬天怒。无乃丰隆鬼,恣意挝雷鼓。此怒既非天,敬之亦奚取。

薄俗久沦胥,交心独抱初。孤岑千嶂外,两载几行书。岁晚梅花瘦,江空雁影疏。相逢不相见,近况定何如。

投宿西山雨,搞论由群居。冥冥白雾深,谁卧隆中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