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艳歌行(其二)》
拼音和注音
zuì hòu chàng gāo yán , yǎn ěr shǐ yī zǒ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掩耳:捂住耳朵不听。指不闻不问。御寒护耳的用品。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童童河上柳,朝荣暮来朽。
人生天地间,何可日无酒。
偃蹇谁当闻,忼慷谁当有。
赖得心所欢,嚼我以大斗。
醉后唱高言,掩耳使一走。
语卿且勿走,不如舌在口。
舌在难为扪,叹尔欲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