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回龙观》
拼音和注音
yǐ tái liú zhì dié , wō bì duàn dān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丹青:(书)(名)①丹为红色的朱砂,青为青色的石青,古人常以此为颜料作画,故代指绘画。②指史册;史籍。
雉堞:1.城上的短墙。2.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绛节春时憩,玄宫夜不扃。
薛衣屏日月,松骨破雷霆。
剥落群真像,凄凉上帝庭。
蚁台留雉堞,蜗壁断丹青。
王气千年合,銮舆一夕经。
河山被容卫,草木吐精灵。
谷忆三呼应,云疑五彩停。
莫将荣辱理,来此叩桑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