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的《沁园春(其六)蟀》
拼音和注音
yí sūn zǐ , kàn èr nán qì yuē , dōu shuō zhōng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孙子:〈名〉即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螽斯:螽斯中国北方称其为蝈蝈,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
契约:(名)由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或租赁等事项的文书。
樊增祥
不详
原诗
候馆离宫,石井铜铺,都曾听伊。
记将军居处,象为楼观,相公褒赠,锦织蓑衣。
金带腰圆,琵琶翅短,花谱禽经无此奇。
相争竞,似如今女学,雄不如雌。一灯织室鸣机。
正四壁秋声唧唧诗。
向纺砖愁听,鲛珠女子,竹笼唤卖,鹁角孩儿。
白石能吟,碧山善和,豆架瓜棚虫络丝。
宜孙子,看二南契约,都说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