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题铁桥翁黄山画册(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í sǔn gàn xiāo chuī yù zhé , tiān fēng bù xī yù lín x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惜:(动)不顾惜,舍得:~牺牲自己的一切。
嶙峋:1.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的山峦。2.形容人消瘦露骨:瘦骨~。3.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傲骨~。
石笋:石笋shísǔn大致像一个倒转钟乳石的结晶质碳酸钙的沉积,系重碳酸钙饱和溶液滴在洞穴地面上形成的,常与钟乳石相接而成一完整石柱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杜甫《石笋行》
笋干:笋干sǔngān晒干了的竹笋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扶松直上鳖鱼背,太古苔花滑杀人。
石笋干霄吹欲折,天风不惜玉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