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

泰华峰头种,移根植野塘。
一池秋夜月,万柄晓天霜。
西帝罗青盖,真妃逞素狂。
鹭飞无认处,点点水云乡。

作品评述

《白莲》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泰华峰头种,移根植野塘。
一池秋夜月,万柄晓天霜。
西帝罗青盖,真妃逞素狂。
鹭飞无认处,点点水云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以白莲花为主题。诗中描述了白莲花在泰华峰的山顶生长,并被移植到野塘中。在一个秋夜的清澈池塘里,月光照耀下,点缀着万朵莲花,早晨的霜水洒在花朵上。诗人提到了西帝罗青盖和真妃,暗示了这些莲花的美丽如同皇室妃嫔一样艳丽。最后一句表达了鹭鸟飞翔无所归宿,水中的花朵如点点浮云,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和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白莲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花朵、月光和霜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和恬淡。诗人通过将莲花与皇室妃嫔相比较,赋予了花朵尊贵高雅的形象。最后两句以鹭鸟和水云的意象,增添了一丝诗意的浪漫情怀。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小而美好事物的敏感触动。这种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表现方式,是宋代诗人典型的写作风格之一。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祥烟瑞气晓来轻,柳变花开共作晴。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凰城。

天子寻常幸直庐,裹头宫女捧雕舆。红泥已赐春醅酒,黄帕曾经御览书。林果鸟应衔去後,燕窠虫有落来余。禁中事事能传咏,播在人间不是虚。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结绶东堂同发策,白头相值益相亲。却思景佑无多日,共见无丰有几人。天下高名归广受,古来交道重雷陈。谢公身老才方壮,落笔成章字字新。

曾随风水化凡鳞,安上门前一字新。闻道蜀江风景好,不知何似杏园春。

行子家何处,征帆楚岸开。沧江还几曲,白鸟忽双来。别酒寒冲醒,轻舟浪打回。孤怀正牢落,更听暮猿哀。

亲戚富贵合,贱贫宜见疏。独君从远道,为我枉高车。相得未逾月,薄言还故庐。风霜正凄暮,临别尚踌躇。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日日郊亭启竹扉,论桑劝穑是常机。山城要得牛羊下,方与农人分背归。

逸轨高标下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胸襟磊落尘埃外,尊酒洒淳笔砚间。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繐帷莫奠知音泪,极目楼边有愧颜。

谁到双溪溪岸傍,与招魂魄上苍苍。世间无树胜青桂,陇上有花唯白杨。秦苑火然新赋在,越城山秀故居荒。如何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识汉皇。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落红庭院绿池塘,语燕啼莺亦可伤。霁柳吹花春已老,喧槐成幄日初长。

业重多思算。岂悟爻和象。深谢风仙特地来,便把顽遇唤。忿怒常思难。性烛须教灿。真乐真欢散尽愁,师弟常为伴。

朱槛烟霜夜坐劳,美人南国旧同袍。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点检春风事,瓶花最可怜。本根不知处,犹自向人妍。

漫道樽中酒不空,歌呼谁解和衰翁?可怜小竖如猱玃,却有平阳吏舍风。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