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晴望》
拼音和注音
qíng hòu tiān guāng zhù shuǐ dī , àn róng yī fà cǎo hán t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光:1.自然的智慧之光。2.日光;天空的光辉。3.指白昼。4.喻君主。5.天色。6.晨光。7.谓天亮。8.谓天气。
后天:(名)①明天的明天。②人和动物离开母体后单独生活和成长的时期:先天不足,~失调。[反]先天。
一发:1.〈副〉更加;越发。2.〈副〉一并;义同。3.〈数量〉一颗(子弹、炮弹等)。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晴后天光著水低,岸容一发草含荑。
亸阑少妇心明慧,窥柳雏莺目荡迷。
中酒昨宵搜暗梦,漂花去日感馀悽。
渔童不解烟波趣,坐把青竿打夕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