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成廷圭的《春日同王仲远偕游松林湖之上西望洞庭东西两山是日寒食有感》
拼音和注音
yì bǎi wǔ rì yòu hán shí , qī shí èr fēng fēi gù sh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五日: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十二峰:亦作'十二峯'。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一百:十个十是一百,人们会把一百当作美满、圆满,也表示十全十美一个轮回循环。
七十二: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
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成廷圭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原诗
湖上春来数往还,乱中宁放老夫閒。
一百五日又寒食,七十二峰非故山。
行李只留诗卷在,落花应怪酒杯悭。
竹西拜扫知何日,目断归鸿夕照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