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牧上人

先以放,嗣以牧。
两鼻穿,四蹄秃。
有阑圈,无拘束。
山自青,水自绿。
从来饥饱不相干,幻泡影中休碌碌,单单赢得这题目。

作品评述

《嗣牧上人》是宋代释祖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以放,嗣以牧。
两鼻穿,四蹄秃。
有阑圈,无拘束。
山自青,水自绿。
从来饥饱不相干,
幻泡影中休碌碌,
单单赢得这题目。

诗意:
《嗣牧上人》以描述一位牧人的生活为主题,描绘了他放牧的情景和内心的自由与从容。诗中通过对牧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以及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展现出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首先,诗人通过“先以放,嗣以牧”来表达牧人的放牧行为,强调了他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接着,牧人“两鼻穿,四蹄秃”,形象地描绘了他朴素的外貌,暗示了他没有世俗的束缚和繁琐的外表修饰。

诗中的“有阑圈,无拘束”一句,表达了牧人在自然环境中没有拘束和约束,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山青水绿的描绘,突出了大自然的恢弘壮丽和宁静祥和,与牧人的内心境界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从来饥饱不相干”和“幻泡影中休碌碌”两句,表达了牧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他不受物欲的困扰,不追求功名利禄,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最后一句“单单赢得这题目”,表明牧人通过这种生活方式赢得了内心的满足和自由。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展示了牧人超脱尘世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它通过描绘牧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淡泊和自由的意境,引发人们对纷扰世俗生活的思考。

诗词推荐

耳熟滕阁美,未为豫章游。近闻东湖上,可见西山头。朝爱云气生,暮数鸟行幽。主人趣向远,登览日不休。父兄已三人,挂冠此迟留。他年傥一往,风物咏可周。

墟庙无人吊毁垣,故桥遗址至今存。侵波野岸生新草,啮石老烫留旧痕。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舆无路半樵村。甘棠古道轮蹄断,落日空山暮雨昏。

闻道广寒修月手,静看如鉴忽如眉。即今扇里乘鸾女,解笑嫦娥不自持。

安乐窝中书一编,君从何许得真传?我无杜曲业麻在,也道此生休问天。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花月今朝朔旭前,桂轮普转满天边。枝花馥郁清香在,乌鹊从来同夜蟾。

老圆画里也藏机,云抹前山冻不飞。寸许塔尖何处市,扁舟腊日房僧归。

金奏在庭,群后在位。天威煌煌,乡明负扆。高拱穆穆,弁冕端委。盛德日新,礼容有烨。

杳杳遥空雨乍晴,闲拖山屐上山亭。平湖风静开菱鉴,叠嶂云收列画屏。已觉万缘真是梦,岂因闲事妄劳形。可怜竞利贪名者,扰扰人间醉未醒。

於下地能取友,人已两无偏。立行有如此,前修宜比肩。吟情近风雅,胸次着林泉。愧我全迂避,交游又十年。

忆凤求麟最可怜,白头踯躅几山川。尘昏泗水弦歌地,灰冷咸阳竹帛烟。万里云霄曾放鹤,五湖风月满归船。乾坤自有知音在,牙也何须便绝弦。

驱欲馀寒碎土牛,田园生计又从头。

芳丛簇簇水滨生。勾起午风清。六花大似天边雪,又几时、雪有三层。明艳射回蜂翅,净香薰透蝉声。晚檐人共月同行。疏影动银屏。指尖轻捻都如玉,听画栏、高啭流莺。道是花枝比得,不成花也多情。

人与境空,境与人会。百尺竿头,一采两赛。

专城书素至留台,忽报张纲揽辔回。共看昨日蝇飞处,并是今朝鹊喜来。鹤发州民拥使车,人人自说受恩初。如今天下无冤气,乞为邦君雪谤书。众人哺啜喜君醒,渭水由来不杂泾。遮莫雪霜撩乱下,松枝竹叶自青青。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捋梅蕊立多时。

绝相纵横妙用,离形左右皆无。普天匝地尽如如。罔象还同暮故。宇泰天光内发,室虚真宰常居。没功夫处用功夫。稳驾神舟归去。

地维倾渤澥,天柱折崑崙。清夜为挥泪,白云空断魂。死生苏子节,贵贱翟公门。高庙神灵在,乾坤付不言。

鸳鸯绣罢阁新愁,独抱云和散书楼。风竹入统归别调,湘帘卷月笑银钧。行天雁向寒烟没,倚槛人将清沪流。自是病多忪宝钏,不因宋玉故悲秋。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