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四首)

城上斜阳依碧树。
门外斑骓,见了还相顾。
玉勒珠鞭何处住?
回头不觉天将暮。
风里馀花都散去。
不省分开,何日能重遇?
凝睇窥君君莫误,几多心事从君诉。
百丈游丝牵别院。
行到门前,忽见韦郎面。
欲待回身钗乍颤,近前却喜无人见。
握手匆匆难久恋。
还怕人知,但弄团团扇。
强得分开心暗战,归时莫把朱颜变。
绿树阴阴晴昼午。
过了残春,红萼谁为主?
宛转花旖勤拥护,帘前错唤金鹦鹉。
回首行云迷洞户。
不道今朝,还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取,相思只有侬和汝。
残梦初回新睡足。
忽被东风,吹上横江曲。
寄语归期休暗卜,归来梦亦难重续。
隐约遥峰窗外绿。
不许临行,私语频相属。
过眼芳华真太促,从今望断横波目。

作品评述

城上斜阳照碧树。
门外斑骓,见了回看。
玉勒珠打什么地方住?
回头不觉天将晚。
风里其他花儿都散去。
不省分开,什么时候能重遇?
凝看看你你别误会,几多心事向您诉说。
百丈游丝牵别院。
走到门前,忽然看见韦郎面。
想待转过身钗忽然颤抖着,近前却很高兴没有人看见。
握手匆匆难久恋。
还怕别人知道,只玩团团扇。
强得十分开心和作战,回来的时候没有把脸红变。
绿树阴阴天气白天中午。
过了残春,红萼谁是主?
宛转花旖劳动保护,帘前错叫金鹦鹉。
回头走云迷洞户。
不道今朝,返回比前朝苦。
百草千花羞看看,相思只有我和你。
残梦初回新睡够。
忽然被东风,吹上横江曲。
捎个话回期休暗占卜,归来梦也难重续。
隐约远山窗外绿色。
不允许在运行,私人对连续相连。
经过眼芳华真太局促,从现在盼望横向波目。

作者介绍

庄棫(1830——1878 ),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庄棫的诗词风格

  庄棫论词比谭献更重视“比兴”。他为谭献的《复堂词》作序,其中就特别说到:“家国身世之感,未能或释,盖风人之旨也。”——清·庄棫《复堂词序》关心国家,关心自己身世的这种感受,无法解脱。这时风人,实际上就是斯人,词人,指的是从《国风》里的“风人”,这个宗旨。但是,他说呢,“世之狂呼叫嚣者,且不能知仲修之诗,乌能知仲修之词哉?礼义不愆,何恤乎人言。”——清·庄棫《复堂词序》且不能知谭献之诗,仲修就谭献,谭献字仲修。他又说,

  “夫义可相附,义即不深;喻可专指,喻即不广。托志帷房,眷怀君国。”——清·庄棫《复堂词序》喻,比喻,“喻“可以专指喻即不广。他说虽然一直从宋以来,有很多人,但是能够合乎这个比兴之旨的“合者鲜矣。”为什么呢?有的是“又或用意太深,辞为义掩。虽多比兴之旨,未发缥缈之音。”——清·庄棫《复堂词序》或者是,有些人不能够真正在词里面寄托那种托志帷房、眷怀君国的那种深意。或者呢,用意太深,结果被那个词表面掩住了。虽然里头有比兴的这个宗旨,但是没有那种缥缈的、寄托的表现方法表达出来。所以他就说,“自古词章,皆关比兴。斯义不明,体制遂舛。狂呼叫嚣,以为慷慨。矫其弊者,流为平庸。风诗之义,亦云渺矣。”——清·庄棫《复堂词序》因为他一方面要强调这个,要托志帷房,眷怀君国。另一方面,又要强调有比兴,缺哪一方面都不行。如果你

  只是有眷怀君国这个意思,但是你是狂呼叫嚣,变得慷慨,实际上不对。如果你纠正了这个呢,又变成了平庸。所以他说真正能够像那个国风义诗那种的涵义太少。可以看出和谭献相比,庄棫论词有两处有点不同。庄棫论词与谭献的不同之处一:针对“世之狂呼叫嚣者”抒发情感谭献强调“柔厚”,他要纠正的是“雕琢曼辞”、“靡曼荧眩”这样一种弊病。而庄棫论词则反对,反对在另一面,主要针对着所谓“世之狂呼叫嚣者”。只注意好像抒发他慷慨激烈的感情,而没有这样强调比兴,这是一点。庄棫论词与谭献的不同之处二:强调“托志帷房、眷怀君国”寄托感情第二个,他更加强调可以看出,他是更向诗教靠拢。而且他这里谈到的比兴,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可以借助着比兴的这种艺术手法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他成为这个整个论词的“柔厚”词旨的内在要求。你只要写词,你就一定要有比兴。可是,正好就是这种词学观,既成就了庄棫的词,也限制了庄棫的词。为什么这么说?庄棫一生不遇。虽然他自嘲,“予无升降得丧之戚”,因为他没有做官,所以,升、降、得失,他没有这种悲哀。实际上他的身世之感仍然在词当中表现出来。比如他的[唐多令]一首,借写一盏灯来写出了自己的心境,确实自出机轴。词里写了灯火,“灯焰似凝脂,红心草恐非。幂烟煤一样迷离。照得空庭都四彻,原不藉,蜡成堆。”——清·庄棫这盏灯火,小小一盏灯火,看起来简直不像一根灯芯照出来的。它一堆烟煤那样,照得空庭,都四面都照到了,都堆砌着蜡成堆。但是,下面一转,“影隔便难知,光留许众窥,也曾看镜里蛾眉。窗外北风正冰冱,只微火,转凄其。”——清·庄棫只要有一个影子就把这盏灯给挡住了,看不见了。当然,可它的光呢,还留着让大家来看。这盏灯也曾经照过镜里边的美女。这就写出了这个照彻空庭、光留众窥的自许和一种自傲。也有影隔难知、曾照蛾眉的怨抑和惆怅;而最后却归集到一句,正是窗外北风的时候,结着冰的时候,“只微火,转凄其。”此刻在窗外风吼冰封当中显得那样微弱,那样凄凉的形象,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处境和心境之所化。确实,深得比兴寄托、意内言外之妙。所以说这种比兴柔厚之说,确实成就了他的诗。像这首词就是意象新铸,构思独造,前人词集里头很少见。但是,在《中白词》里头,这也是创意之作并不多见。当然另外也有一些,比如说他《相见欢》写:“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歌,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清·庄棫《中白词》抒发旧梦难寻、华年逝水的人生感慨,也比较动人。但是,像这种情境意象已经落入窠臼。后来陈廷焯凭这首词认为他是“超越古今”,显然是过誉了。庄棫词大多数都像这样。另外就有一些词,他刻意地追求那个义无所附 喻不专指他前面那个,他在评谭献的词里头说到这个,“夫义可相附,义即不深。喻可专指,喻即不广。”你可以有大家知道的那个义,那你的义就不深。你的比喻就专门指某一件事情,你就不广。所以,他就表现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和广的这种“义”和“喻”,刻意去追求这种,结果造成了一种飘渺晦涩。在当时是一位比较出名的词人。

诗词推荐

夜梦东坡公,分我龙脑香。玉指撮冰雪,佩之鞶带囊。江湖衰老踪,十度游寻阳。始入紫极宫。勉和琼田章。太白实首唱,继以双井黄。此诗岂容续,束纭侪朝阳。孺子可教欤,驭风来帝傍。跛鳖傅羽翼,恍惚追龙骧。文通五色笔,尚为文字祥。公名蔽天壤,让敢邀余光。再拜眉山集,一上

西湖

久矣期堂废,重兴赖有公。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西湖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西湖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西湖

湖北湖南天水宽,道人付此一毫端。魏郎得之不自供,要遣西山老眼看。

西湖

莫作溪流看,天命无穷已。诗人若知得,千古可坐致。

西湖

笑看海云初起处,吾家隐隐碧天隅。何时跨鹤随风去,同与仙人坐白榆。

西湖

我有光珠无买价。光明常照芝田下。更没之乎并者也。知音寡。世间谁是能行者。一万精光浑守舍。四百四病都齐罢。透出火龙归造化。回仙驾。更无一点尘随马。

西湖

溅沫响空谷,分流清法筵。元因卓锡地,今为洗钵泉。

西湖

秋菊由来美,愿言爱者谁。闻道陶彭泽,嗜彼独孜孜。嗟嗟兮秋菊,何入渊明思。我今忽解得,不肯告人知。

西湖

河图天地数,五与十居中。所拱中一点,心为八位宗。

西湖

不是金涂丈六仙,庄严法界想西天。自因僧净镌空像,谁说秦皇缆海船。全体未知何日现,半生且坐此山禅。石头照水无尘土,饱听钟声杂管弦。

西湖

时帅已拜兴元命小队旌旗,又催送、元戎领客。政十顷、荷香微度,草烟横碧。杨柳参差新合翠,水天上下俱齐色。傍野桥、容与绕重湖,严城侧。花作阵,舟为宅。敲羯鼓,鸣羌笛。渐夜凉风进,酒杯无力。遥想汉中鸡肋地,未应万里回金勒。看便随、飞诏下南州,朝京国。

西湖

人品悬知大不同,一丝羞见钓台风。七年假守如虚叟,万首新诗似放翁。贷死偶余吟鬓白,每生犹想战尘红。范侯胸次秋天碧,好借宽閒翼断鸿。

西湖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西湖

佩袭芳兰碧,钗明宝篆红。深宫三十六,同被二南风。

西湖

老木森森小径斜,淡烟横锁两三家。晚来欲写潇疏景,举目遥岑更望赊。

西湖

六十年来此地居,灵台光耀胜冰壶。一朝破屋遂倾倒,且喜家中事事无。

西湖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巵。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西湖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眼睛明,鼻孔正。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西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