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陆深的《南郊驾出》
拼音和注音
zhī fáng guì dòng huán qiū diàn , hǔ lǚ lóng xiāng tài yǐ j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圜丘:天子祭天之坛。亦即后世的天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仙人的居处。.
陆深
不详
原诗
南郊清禁锁乾文,时倚斋居望瑞云。
帝辇欲来香满路,宫门乍启晓初分。
芝房桂栋圜丘殿,虎旅龙骧太乙军。
昔日杨雄空丽藻,唯将羽猎奏明君。
出自明陆深的《南郊驾出》
zhī fáng guì dòng huán qiū diàn , hǔ lǚ lóng xiāng tài yǐ jūn 。
圜丘:天子祭天之坛。亦即后世的天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仙人的居处。.
不详
南郊清禁锁乾文,时倚斋居望瑞云。
帝辇欲来香满路,宫门乍启晓初分。
芝房桂栋圜丘殿,虎旅龙骧太乙军。
昔日杨雄空丽藻,唯将羽猎奏明君。
冰溪空岁晚,苍茫雁影,浅水落寒沙。那回乘夜兴,云雪孤舟,曾访故人家。千林未绿,芳信暖、玉照霜华。共凭高,联诗唤酒,暝色夺昏鸦。堪嗟。澌鸣玉佩,山护云衣,又扁舟东下。想故园、天寒倚竹,袖薄笼纱。诗筒已是经年别,早暖律、春动香葭。愁寄远,溪边自折梅花。
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珠帘昼不卷,罗幔晓长垂。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频来雁度无消息,罢去鸳文何用织。夜还罗帐空有情,春著裙腰自无力。青轩桃李落纷纷,紫庭兰蕙日氛氲。已能憔悴今如此,更复含情一待君。
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危柱无安弦,野水自盈科。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收此桑榆景,相从寄琢磨。开怀溟海阔,百怪
作客古南阳,问俗仁孝敦。坐读杜羔传,起访城西园。伟哉是家事,作传堪千言。当年怀橘处,华屋澹晓暾。大松荫后楹,小松罗前轩。风露所沐浴,千载当连根。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叶声含三叹,送我出园门。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东徐三齐之南邻,夫子岂是三齐人。辞嚣乞静得此守,走兔入薮鱼投津。徐州胜绝不须问,请问项籍何去秦?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戏欲及晨。霸王事业今已矣,但有太守朱两轮。还乡据势与古并,岂有汉戟窥城闉。论安较利乃公胜,行矣正及汴水匀
莲幽竹邃,旧池亭几处,多爱君子。醉玉吹香还认取,忙里得闲标致。心逐云帆,情随烟笛,高会知谁继。宵筵会启,蓦然身外浮世。因见杜牧疏狂,前绿梦里,谩蹙双眉翠。香满屏山春满几,炉拥麝焦禽睡。月落梅空,霜浓窗掩,两耳风起。艳歌终散,输他鹤帐寐。
鹏赋年犹少(初为大鹏遇希有鸟赋,后悔少作改为大鹏赋)。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猿啸风中断,渔歌月下闻”见太白诗)。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敛万丈、光芒迥照。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供玉齿,粲然笑。解骖赖有汾阳老。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
闰夏天地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昼轩梦觉开前栊,画栏花草意气雄。侧枕遥问数异同,如子微物烦化工。盍各言尔之所从,繁葩富艳生未红。枯条大蕊千万重,修幹点缀赤日中。蠲去忧忿谁与功,采摘烹煮祛烦胸。秋霜钜实垂如瓮,横柯远引交加丛。叶抽绿剑端黄茸,直立开拂泉货通。
元丘处机的诗集:出自《恣逍遥》
宋杨时的诗集:出自《吴子正招饮时权酒局不赴作诗戏之》
元代杨梓的诗集:出自《杂剧·承明殿霍光鬼谏》
清弘历的诗集:出自《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四十三)观穫进规》
宋陈人杰的诗集:出自《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
宋末元初陈杰的诗集:出自《题王书史百雁图》
元代高茂卿的诗集:出自《杂剧·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宋方岳的诗集:出自《次韵谢兄馈李》
宋王令的诗集:出自《落叶》
清刘绎的诗集:出自《和马厚庵都转《乞病还山留别之作》次韵(其四)》
宋曾丰的诗集:出自《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其二)》
宋吕陶的诗集:出自《百合》
宋曾几的诗集:出自《苏秀道中大雨》
宋韩淲的诗集:出自《赠李孟达审计》
宋文天祥的诗集:出自《先两国初忌》
清末近现代初王国维的诗集:出自《菩萨蛮》
宋徐侨的诗集:出自《题六和塔》
唐代白居易的诗集:出自《与元九书》
宋赵戣的诗集:出自《咏史二十二首(其三)夏禹》
宋末元初刘辰翁的诗集:出自《法驾导引(寿胡盘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