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曾广钧的《入都寓长沙东馆是甲午乙未住处》
拼音和注音
pú táo shàng fù xī tóu wū , bì lì zēng qiān běi xiàng huà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西头:西首;西边。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故'西头'为宦官的代称。
北向:亦作'北向'。
曾广钧
不详
原诗
池馆居然避劫灰,梢除蛛网扫苔莓。
蒲陶尚覆西头屋,薜荔增牵北向坏。
马迹疲劳催鬓发,烛花亲切劝深杯。
掩关尚觉寒如此,辛苦潼关八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