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方丈老人相体解,一默全包无小大。
曼殊赞叹实希奇,问疾不任知自败。

作品评述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通过对石头和尚草庵的赞美,表达了方丈老人的智慧和领悟。

这首诗词展示了方丈老人相貌庄重,内心却能洞悉世间万物的真相。他的默默无言中蕴含着无边的智慧,包容了一切大小事物。曼殊赞叹他的智慧超乎寻常,认为他是罕见的存在。然而,当人们向他请教疾病的治疗方法时,他却谦逊地拒绝了,因为他深知治疗疾病并非他所擅长的领域。

这首诗词通过对方丈老人和石头和尚草庵的描写,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寓意:智慧并不仅仅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更多地存在于内心的冥想和领悟之中。方丈老人的默默无言和不执着的态度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豁达。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作者通过对方丈老人和石头和尚草庵的描述,展现了佛教智慧的崇高和超脱。诗词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它提醒人们应该在内心寻找智慧的根源,超越纷繁的世俗,追求心灵的安宁与解脱。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佳游得令辰,过此不为春。一境风光秀,万家烟火新。燕初飞玉殿,草不染香轮。逼水蒲牙短,围堤柳带匀。纵谈高出古,落笔健生神。日暮还醒去,林化应笑人。

伯伦酒颂老叉诗,腹愤胸奇略泄之。别著潜书并悔藁,后千百载有人知。

不悟时机滞有馀,近来为事更乖疏。朱轮皂盖蹉跎尽,犹爱明窗好读书。

五色有名翚,清晨挟两雌。群群飞自乐,步步饮相随。觇叶逢人处,惊媒妒宠时。绿毛春斗尽,强敌愿君知。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谁把鹅黄染柳丝,似催邻曲蹋青期。已忘万里封侯志,但忆千回上树时。朝雨池塘光潋灩,暮烟楼观碧参差。紫姑欲问还休去,身世从来心自知。

乍逢还又别,龙竹葛陂阴。野水流春远,江云入暮深。新知满湖海,遗老在山林。解后如相问,凭君道素心。

中园桃与李,灼灼有奇花。彼姝将折赠,遐思在天涯。此花伤夭折,为叹女容华。盛年难再遇,岂得长修姱。夫子新好合,不能思故家。欲因歌此曲,此曲令人嗟。

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鴈惊泝波羣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

劚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身自蓬莱顶上来,彩云深处见崔嵬。凭高莫作凌云想,闻说天门有诏华。

冰花不省如斯暴,疑是吹沙打夜窗。莫遣沉阴增敌气,且将盈尺作农祥。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先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过父岂不愧,逮祖恐未然。初学晚颇进,粗亦窥圣贤。常感知己恩,不报负我冤。梦寐此心明,暗室如青天。无田与儿孙,未为无所传。

碧江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歇,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翁术,多病能忘太史书。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重凿琼波弄酒船,翠珉英藻更相鲜。从兹春意无销歇,长似山阴癸丑年。

你待坚心走。我待坚心守。栗子甘甜美芋头。翁母同张口。开取四时花,绽取三春柳。一性昭然全得他,玉液琼浆酒。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従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二虫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君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愚智

大机圜应脱名模,极目风光满帝都。昨夜酒楼春洞晓,当头彻见大毗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