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诗(六首)

每嗟船子惯垂纶,恒泊溪边荻映身。
人问不言头自点,恐惊鱼去不应人。

作品评述

《颂古诗(六首)》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海舟慈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每嗟船子惯垂纶,
恒泊溪边荻映身。
人问不言头自点,
恐惊鱼去不应人。

中文译文:
常常感叹渔船上的人熟练地垂钓,
经常停泊在溪边,芦苇映照身影。
有人询问时,默不作声,只点头示意,
担心惊扰鱼儿,不回应人的询问。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渔船上的垂钓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渔民的生活和境遇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渔船停泊在溪边,船上的渔民垂钓,他们习惯性地垂钓,对钓鱼技巧熟练而自然。当有人问他们钓到了什么时,他们不说话,只是点头示意,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声音会惊扰到鱼儿,导致鱼儿不再上钩。这首诗通过描绘渔民的默默无闻和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对渔民勤劳和专注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渔民垂钓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渔民对自然的敏感和对钓鱼技巧的精湛掌握。渔民不说话,只是点头示意,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鱼儿的尊重,展示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整首诗以平凡的渔民生活为题材,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劳动者的崇敬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渔民及其生活方式的钦佩和赞美,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平和、安宁的意境。

诗词推荐

紫丝晖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夸。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阑楯。压玉浮金,一醉留青鬓。风光胜。淡妆人靓。眉黛生秋晕。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此何夕。天水空明一碧。商量赋、如此江山,几个斜阳了今昔。荒台步晚色。沙鸟依稀曾识。啼外,人远未归,江阔晴虹卧千尺。残碑藓痕积。记当日清游,夫君题墨。碧瑶仙去苍云隔。飞一镜秋冷,列屏天远,鸡声人语半郊邑。寄情又江国。愁寂。怕闻笛。正怨苦溪猿,飞倦汀翼。阴阴翡

松本无声风亦无,适然相值两相呼。非金非石非丝竹,万顷云涛殷五湖。

野火烟云窟,春溪风日朝。花迟年有闰,树密地无徭。山鼓通荒戍,庭碑认往朝。客言僧可隐,胜似隐农樵。

天气暖。开了荼_一半。红日迟迟风拂面。阶前花影乱。俊雅风流不见。定被莺花留恋。千尺游丝舒又_。系人心上线。

阳复今朝,月圆明日,渭溪改观风光。今枝孕秀,馀庆衍天潢。诞降真英间世,群仙贺、喜萃华堂。那勘见,灵椿未老,丹桂两芬芳。烛摇,香雾拥,翠蛾歌舞,齐上椒觞。且殷勤仰祝,华算等天长。况蕴智谋韬略,维城志、屏翰君王。待收取、平戎功业,军国赖平章。

春色三分有尚多,且饶芳草占高坡。门前柳色如彭泽,争奈陶君止酒何

白发无端日日新,自怜犹作百忧身。孤灯听雨常终夜,一榼寻花又送春。旋压麦糕邀父老,时分菜把饷比邻。不须频起陈人叹,已是清朝六世民。

朝辞都城里,暮止汴堤头。满目非相亲,寂默对河流。

人好物亦好,交深谊转深。他乡如对面,异体实同心。未得平安报,相思长短吟。无从回去马,有便寄来禽。

书经犹有遮个在,画佛何曾梦见来。玲石玉峰雷雨过,梅花昨夜一枝开。

祀事孔明,礼文惟琳。爰洁牲牺,载登俎豆。或肆或将,无声无臭。精祲潜通,永绥我后。

塞外风霜冻异常,水池何事旷如汤。溶溶一脉流今古,不为人间洗冷肠。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士学端成已,工夫要自程。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美玉资勤珏,良才讵小成。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

帝城风日好,况复建平家。玉枕双纹簟,金盘五色瓜。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年来白发惊秋速,长恐青山与世新。従此北归休怅望,囊中收得武林春。

十顷涵空碧。画图中、峥嵘幻玉,乱零吹璧。倚遍危阑吟不尽,把酒风前岸帻。记当日、西湖为客。谁翦吴淞江上水,笑乾坤、奇事成儿剧。还照我,夜窗白。崇台目断清无极。引枝筇、琼瑶步软,印登临屐。娃馆娉婷知何在,泪粉愁浓恨积。故化作、飞花狼籍。旧事悠悠浑莫问,有玉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