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次谢少傅韵》
拼音和注音
qī lǐ tān tóu bǎ diào lún , kuāng shí shuí shì jiù yuán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滩头:滩头,读音tān tóu,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海(河)头连接海(河)岸的地区。是进攻登陆作战中首先抢占的阵地。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七里滩头把钓纶,匡时谁是旧元臣。
庙廊正尔怀多故,世事那堪又一新。
国手就閒仍此际,拙工当局更何人。
片帆出没烟波里,回羡仙舟早渡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