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柳郎中二咏

百幅敲冰密属连,寝甘谁复诮便便。
心间好隐忘言几,官冷宜铺坐客毡。
乌布任宽忘道韵,绛纱徒侈怯霜天。
休嗟抛掷缣绫贵,据榻犹胜枕杫眠。

作品评述

《次韵柳郎中二咏》是苏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百幅敲冰密属连,
寝甘谁复诮便便。
心间好隐忘言几,
官冷宜铺坐客毡。
乌布任宽忘道韵,
绛纱徒侈怯霜天。
休嗟抛掷缣绫贵,
据榻犹胜枕杫眠。

译文:
一百层厚冰接连敲,
谁能睡得安稳无忧。
心中喜爱隐忘言辞多少次,
官场冷清应该铺上坐客的毡毯。
黑色丝布随意宽松,忘却了诗词的韵律,
红色丝纱虚度奢华,胆怯于寒霜的天空。
别再叹息抛弃了华丽的织锦,
躺在榻上仍胜过枕头的眠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的生活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敲冰的场景作为引子,形容了冬天的严寒和寂静,其中的“百幅敲冰密属连”给人一种严寒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睡眠问题,表达了对于睡眠质量的担忧和无奈。他用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疲惫和厌倦,以及对于言辞的回避。这种回避和逃避可以理解为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

在描写官场冷清的同时,作者提到了铺上坐客毡毯的想法,这是对于温暖和舒适的向往,也是对于人情温暖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对于诗词的态度。他宽松地放弃了诗词的韵律,不再拘泥于规矩,以自由的心态面对。然而,他感到红色丝纱的奢华却让他感到怯弱,这又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思,以及对于虚荣和功利的拒绝。

最后两句诗以抛掷织锦和枕头的比较,表达了对于华丽和舒适的追求,但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的看法。作者意味深长地提醒人们,即使在现实的压力下,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坚守和清醒。

整首诗词情感内敛而深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递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于内心追求的呼唤。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西风杀群卉,麋鹿觉凄怆。野菊亦憔悴,萧条不堪赏。主人庵中梅,的皪为谁放。当兹肃霜月,数枝春盎盎。真如得道人,形槁神独王。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江南有奇士,英誉早飞腾。未见心先契,相从气倍增。时烦问字酒,屡共读书灯。下榻延徐孺,同舟得李膺。百年期永好,一旦失良朋。稚子初何取,龙门亦许登。流光疾於鸟,旧社冷如冰。欲作千言诔,衰迟愧未能。

谁向晴窗伴素馨。兰芽初秀发,紫檀心。国香幽艳最情深。歌白雪,只少一张琴。新月冷光侵。醉时花近眼,莫频斟。薛涛笺上楚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

林间随分乐清朝,长爱菖蒲对寂寥。客到每嫌闻夜雨,窗前不要种芭蕉。

我不识爱菊,却与菊相识。寒前后著花,土中央为色。微苦养长寿,晚香擅清德。滔滔彼世人,方为桃李役。

泽国寒初重,霜天晚自温。孤舟一杯酒,斜月数家村。美睡聊相补,劳生得列论。烛湖疑在眼,灯火闭柴门。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梳鬟照寒泚,寒泚知贞胸。整鬟摘秋芳,秋芳无冶容。平生几偃蹇,今逐梁君鸿。既甘布裙绩,宁厌短褐舂。剔目信已笃,刲耳何所从。独抚箜篌谣,河流自潨潨。

茅檐冷如水,落叶堆不埽。林深日上迟,近午犹未冒。忽闻咿哑声,篮舆过错来造。儿言此何客,貌古玉色膏。心如定夫子,躧履仍著帽。我居甚荒僻,好客鲜能到。自非金石交,性不移湿燥。谁能忘崎岖,于此修夙好。贫家鸡黍窄,菜甲仅可芼。属君又止酒,何以相慰劳。寒窗数日款,但

承欲往梁宋,梁宋灾方重,旦夕为人讼。承欲访郑生,郑生将有厄。即为千里客,兼亦变衫色。

瓜烂东陵老废锄,野民八十尚躯书。窗风文字翻叶叶,抱膝长吟一拥炉。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蓴羹。

相轮高插碧霄寒,好是如如不动山。弄影翻光颠倒转,微权只在隙窗间。

一日几番云作阵,百年都若蚁旋堆。南金逐翠登燕埒,北罽随貂到楚台。采药已将童女去,浣纱曾送美人来。名奔利役何休歇,日落长天数去回。

张鹄只消千驮绢,蒋蟠惟用一丸丹。

堕蕊香犹嫩,空枝影半横。江湖无限思,不独不莼羹。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由晋神功竦八荒,抑奸扶运焕天章。中原正苦鲸鲵毒,应为苍生淬剑铓。

画堂帘卷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春风爱惜未放开,柘枝鼓振红英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