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句》是元绛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它以娓娓动人的语言描绘了仙骥翻云覆雨的壮丽景象。诗中融入了仙境与人间的元素,通过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勾勒出一幅神奇而美妙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仙骥籋云穿仗下,
佛花吹雨匝天流。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形象的描绘,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作者以仙骥翻云覆雨的场景开篇,仙骥穿越云层,仿佛是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的景象,给人一种飞速穿梭的感觉。仙骥所引发的云雾弥漫的景象,让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仙人的力量和神奇。接着,作者描述了佛花吹雨的景象,佛花似乎随风飘散,从天空中细细洒下,形成绵绵细雨。佛花与雨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天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温柔的感受。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仙境和神奇景象的向往和想象。通过仙骥的翻云覆雨和佛花的吹雨,诗人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和奇妙的景观。这些意象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力,使读者可以在诗人的笔下感受到超越现实的美好与宁静。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读者可以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仙境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神奇和美丽。诗中的仙骥翻云覆雨和佛花吹雨的景象,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受,让人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使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通过欣赏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内心对于自然和神奇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元绛的《句》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描绘方式,打开了一扇通往神奇仙境的大门,诗中所展示的景象和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和宁静。通过欣赏这首诗词,读者可以在诗人的笔下体验到一种奇妙的境界,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神秘与美丽。
作者介绍
元绛的生平
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奸情杀夫。百姓无不称颂。
宋朝时江宁县推官元绛(字厚之,谥章简)代理上元县时,有甲乙两县民酒醉后互殴,甲回到家中就醉卧在床,不料在半夜竟被人砍断双脚。甲妻指称凶手是乙,于是乙被逮捕入狱,不久甲因伤重不治而死。
但是元绛却对甲妻说:“乙已招供认罪,你就先回去料理你丈夫的后事吧!” 接着他暗中派吏卒尾随甲妻,暗中监视。果然发现一名僧人远远望见甲妻就迎了上来,低声谈论。元绛接获报告,立即派人逮捕甲妻,厉声质问。甲妻见形迹败露,只好一一从实招来。
事后有人请教元绛,元绛说:“我见甲妻虽哭但并不悲伤,再说与死者同睡一榻,为何身上竞没有沾上一滴血迹呢?所以我判断这其中必有奸情。”
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在台州任上,出库钱建房数千,安置遭大水灾而无家可归的流民,修城门,设水闸,以防洪涛。继调广东转运使,当时侬智高起兵反宋,他修治城廓、水寨25座,筹备军饷器械,因御敌有功,转为度支判官。
皇祐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熙宁年间,为翰林学士,拜三司使,后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颖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