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孙觌的《宜春台呈太守陈次明》
拼音和注音
wén shuō yí chūn hǎo , céng tái shì yī d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宜春: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指宜春宫。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指宜春院。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原诗
闻说宜春好,层台试一登。
陇泉悲瑟瑟,松雪见层层。
孤绝烟中寺,微茫树下僧。
诗工传写妙,不数画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