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元泰见赠韵

未遣枯桐逐灶煤,君今收拾到微才。
东山谢傅为时起,前度刘郎何处来。
自喜馀年瞻日表,恐无奇策上云台。
尊前不用悲流落,怀抱相逢且好开。

作品评述

《次李元泰见赠韵》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诗意表达了作者黄公度对李元泰的赞赏和祝福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未遣枯桐逐灶煤,
君今收拾到微才。
东山谢傅为时起,
前度刘郎何处来。

中文译文:
还未让干枯的桐树离开炉灶的煤烟,
你现在已经整理了微末的才华。
东山的谢傅因时机而崛起,
上一次的刘郎从何处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元泰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的开头提到了未遣枯桐逐灶煤,意味着李元泰的才华正在发展壮大,如同炉灶中的火烟,燃烧着他的激情和才能。接着,诗人称赞李元泰的微才,虽然微小,却能被他所发现和赏识。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东山的谢傅和前度的刘郎。东山的谢傅是指谢灵运,他以才华卓越而崛起,成为一代名士。而前度的刘郎则可能指刘克庄,他是黄公度的朋友,也是一位才情出众的人物。通过引用这两位历史上的才子,诗人在表达对李元泰的鼓励,希望他能够在时机成熟时发挥出自己的才华,并在文坛上有所作为。

整首诗流畅自然,用意独特。作者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李元泰的赞赏和期望,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例子,进一步加深了诗意的含义。诗中的情感真挚,赋予了读者一种鼓舞和激励的力量。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折空枝。一朝杜宇才鸣後,便从此、歇芳菲。有花有酒且开眉。莫待满头丝。

春渠鍼绿秧,秋畦压黄云。积忧稍缓带,转手俄空囷。况彼东人子,右田灼焚。算缗方趣辦,蒙袂须劝分。谁为本根虑,天高闻不闻。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鸟宿门前树,岚沉水上山。忽闻邻犬吠,知是渔舟还。老病青畦废,长贫白首闲。意中人去远,寂寞道书间。

古人夏造冰,秘诀从谁发。胸次斡乾坤,手中提日月。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欹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瑞岩频唤主人翁,彻底惺惺不若聋。裂尽见闻行活路,乡关犹隔海千重。

如公举世几何人,八十年龄自在身。处俗不绕诸有相,持心肯受一微尘。逢僧便出衣中宝,待士多陈席上珍。火宅未须生厌苦,不离当处岂非神。

绿鬓伤春卧薜萝,青山起色近如何。惯看交态尊前好,较是君情别后多。明月自裁希逸赋,片云闲伴莫愁歌。家人倘问风尘色,慷慨中原但枕戈。

晓色殊未分,江风飘然起。开窗看芭蕉,露重叶如洗。

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伟哉居移气,兰鲍在所化。

生民之朔,衣皮而群。惟圣有作,被冒以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欲报之德,金石谐均。

早捧诸侯檄,新登九列丞。庇身聊制锦,受命更怀冰。浦药薰行櫂,江禾压翠塍。高楼如可望,西北一长凭。

圣考巍巍,光绍丕基。礼隆乐备,时维纯熙。天仁兼覆,皇化无为。功成弗处,心潜希夷。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名郎元是足风流,得郡东南地更优。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应与谢公资健笔,邦人才薄讵能酬。

素秋渐爽,倚香曲枕情依旧。怀袖。浸数尺湘漪、簟纹皱。悲欢尽梦里,玉骨从消瘦。空又。思太液芙蓉未央柳。翔凤何在,乐府传孤奏。人病酒。有鸳鸯双字倩谁绣。拜月西楼,几声滴漏。应恐纨洁,已疏郎手。

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妙龄璧水兴何穷,投笔幡然定远功。宝伏初依金碧辂,铁鞭閒静海连风。萱堂归去椒觞近,珠佩收来汉月空。明日紫骝嘶晓雪,故人端在乱山中。

备数郎官未合迁,校文太史亦虚传。迩来一事真堪喜,皇子龙潜已六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