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梅尧臣的《鸣琴》
拼音和注音
suī chuán gǔ rén shēng , bù shí gǔ rén y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人意:人意rényì人的意愿、情绪不满人意。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人声:人声rénshēng人类在说话、歌唱、哭泣或喊叫时发出的声音远处传来人声。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原诗
虽传古人声,不识古人意。
古人今已远,悲哉广陵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