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官舍木芙蓉

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
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

作品评述

《题乌江官舍木芙蓉》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桃叶稀疏,柳叶变黄,冷清的寒意应该害怕夜晚的霜降。木芙蓉花儿高雅地与秋天相互映衬,独自站在层台上试着化上清晨的妆容。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描绘桃叶、柳叶和木芙蓉花来表达秋天的寒冷和孤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同时抓住了芙蓉花在秋季中的独特美感。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寒冷季节的思考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敏感和感慨。诗中的桃叶萧疏和柳叶黄色,以及清寒和夜来霜的描绘,呈现出秋天的凄凉和孤寂。然而,木芙蓉花以其高雅和秀美,独自在层台上试着化妆,给整个诗词带来一丝明亮和柔美的色彩。木芙蓉作为秋季的花卉,与秋天相得益彰,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知和对生命的思考。诗词中的冷寂与温暖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整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洞察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风吹残柳丝,孤客欲归时。掩抑楚弦绝,离披湘叶衰。前军犹转战,故国杳难期。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青山满画舫,盖影漾通津。秋减江南叶,凉生水上蘋。人同梁燕别,月共旅愁新。盛世长沙好,之官异楚臣。

绿杨庭院雨如丝,已是梅林欲熟时。惭愧春工起归兴,向来节物彼何知。

人生百年我过半,天生才定不可换。东海钓鳌鳌不食,南山坐石石欲烂。

解缆移舟淛水滨,晚潮初落岩痕新。酒酣卧唱江南曲,月在篷窗冷照人。

槎牙老树得春早,摘索好枝如雪攀。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月魄日魂为道路,虎泉蛇火作梯媒。三田勤固元精种,一鼎坚牢后却开。无质自然生有质,真胎能解结灵胎。

十顷平湖一簇山,湖山佳处著朱阑。分阶草色迎春绿,漱石泉声入夜寒。不扰自然人事好,有为方信世途难。如今休说当年事,只把心平气定看。

拂竹绿莎复点台,夜窗无月见飞来。旧书乱后都抛却,懒就微光更展开。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靖节田园应久发,尚平婚嫁岂宜迟。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世事全无只恁閒,光阴閒里故相关。欲将睡去消磨日,睡得醒时日未阑。

道韫生来亦谢芝,解吟今有寿兄时。着行布字银钩细,鎔意成辞金薤垂。义气流行亲手足,笑风吹到老须眉。自家儿女能如此,一味清甘足解颐。

渐以中上,屯以正行。匪盘之异,惟物之情。

百岁身躯浪得名,提携何苦自劳形。年来偏觉心肠热,老去只余脏腑明。半夜风中常懊恨,一生线上作经营。可怜亦被风光引,摆手摇头学后生。

抽身簿书中,兹日睡颇足。缥缈桐君山,可喜忽在目。纷纷众客散,杳杳一筇独。昔如脱渊鱼,今如走山鹿。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安眠簟八尺,仰看帆十幅。逍遥富春饭,放浪渔浦宿。送老水云乡,羹藜勿思肉。

缘阴啼鸟春将老,古寺垂杨日未西。客子欲归风满袖,桃花无语水流溪。有人蔬笋忘饥渴,何处松楸杂笑啼。淮拟一时僧榻畔,诗翁题后更谁题。

摛文窗户九霄中,岸帻烧香愧老农。上直马归催下钥,传更人唱促鸣钟。金城嶻嵲云千雉,碧瓦参差月万重。骨冷魂清都不梦,玉阶萧瑟听秋蛩。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