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诗词:《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
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
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
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
哀鸣岂有求。
中文译文:
朝阳褪去,云彩稀疏,
夜晚寒风呼啸不停。
若想冰雪覆盖大地,
先回草木凋零的秋天。
远行的人依靠笛声抒怀,
思念的妇人倚着砧板忧愁。
我想问问飞往南方的候鸟,
悲鸣声中是否有所寻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朝阳渐渐褪去,天空中云彩稀疏,夜晚寒风呼啸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思绪。
首先,诗人以云浮朝惨淡的形容词来描绘朝阳逐渐消散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季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的感慨。接着,作者以风起夜飕飕来形容夜晚寒风的呼啸声,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凄凉和寒意。
接下来的两句“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通过对冰霜和秋天的关联,表达了冰冷的冬季是由秋天凋零的草木所铺垫而来的意象。这里,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转换,将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变化相联系,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生命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征人倚笛怨和思妇向砧愁,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征人倚笛怨,抒发了远行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而思妇向砧愁,则表达了留守者对远行者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诗人以问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南飞的候鸟的关切和思考。诗人借鸟的行为来暗示人生的彷徨和追求,希望借问候鸟是否有所寻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的抒发,折射出作者对秋天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别离和思念的感慨。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人生意义的寓意,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