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作品评述

诗词:《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
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
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
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
哀鸣岂有求。

中文译文:
朝阳褪去,云彩稀疏,
夜晚寒风呼啸不停。
若想冰雪覆盖大地,
先回草木凋零的秋天。
远行的人依靠笛声抒怀,
思念的妇人倚着砧板忧愁。
我想问问飞往南方的候鸟,
悲鸣声中是否有所寻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朝阳渐渐褪去,天空中云彩稀疏,夜晚寒风呼啸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思绪。

首先,诗人以云浮朝惨淡的形容词来描绘朝阳逐渐消散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季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的感慨。接着,作者以风起夜飕飕来形容夜晚寒风的呼啸声,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凄凉和寒意。

接下来的两句“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通过对冰霜和秋天的关联,表达了冰冷的冬季是由秋天凋零的草木所铺垫而来的意象。这里,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转换,将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变化相联系,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生命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征人倚笛怨和思妇向砧愁,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征人倚笛怨,抒发了远行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而思妇向砧愁,则表达了留守者对远行者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诗人以问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南飞的候鸟的关切和思考。诗人借鸟的行为来暗示人生的彷徨和追求,希望借问候鸟是否有所寻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的抒发,折射出作者对秋天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别离和思念的感慨。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人生意义的寓意,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栏杆十二俯烟涛,冒雨从君一醉陶。颇觉寒窗侵岛瘦,故将胜景助韩豪。波声裂岸鱼歌远,水势横天钓艇高。前日主人今国老,乘桴何处泛滔滔。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星分井鬼占高躔,琐细还书食馔编。不作屈原醒到死,却同李白醉登仙。濡涎唧唧生泉眼,閟息陶陶乐瓮天。口腹固知能累德,为渠风味一轩然。

庭空不张爵萝,林静可窥鸟窠。髯曾暇能过我,诵诗口若悬河。

姑射风姿绝点埃,年年长是腊前开。方疑今岁无消息,多谢君能折取来。

韵胜谁能舍,色庄那得亲。朝扬一映树,到骨不留尘。

满一望三时中(春三十日生),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至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功成但可将身去,逃难安贫适所遭。三子有灵应共笑,一时何意故为高。

金桃两飣照银杯,一是栽来一买来。香味比尝无两样,人情毕竟爱亲栽。

西风都是行人恨。马头渐喜归期近。试上小红楼。飞鸿字字愁。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

雨过见虹明,长桥欲映城。窗间晴气入,空际昼凉生。有扇徒看画,无冰自觉清。人知太守姓,不减汉公名。

涓涓剑池泉,削崖出石乳。流传岁千百,评列品三五。舆梁见河时,楼与姓俱古。坐令丘壑观,凛作岩墙惧。沾公大勇猛,咄嗟见未覩。欹倾变略彴,岞崿移朽腐。连筒称深汲,惠泽遍下土。幽寻稳登眺,清意逼肺腑。何须铁作限,只尔天可补。传闻桥下云,已作前山雨。

自得遗书学子房,拟来辟谷并山阳。仙乡不秘眼前道,俗相惭无肘后方。经叶再传新雨露,桃花重发旧门墙。呼儿慕后蓬莱还,勤爇南丰不尽香。

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苍耳林中太白过,鹿门山下德公回。管宁投老终归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六国相排一局棋,岸头百草野烟微。树深啼鸟自相失,山静晚云犹未归。濡口潮回残照满,石城春尽乱花飞。周郎屈指图天下,谁道江南玉鱠肥。

至日长为客,天涯空浩叹。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故旧劳相问,功名梦已残。书生例难蹇,未可厌寒酸。

有是父兮有是子,同条生也同条死。三世如来烈焰堆,互换说法元如此。莫颠言,休倒语,截断葛膝须荐取。

水云生四面,常恐世人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