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

清诗吟赏慰花神,唤起风情寂寞滨。
正是参军旧题处,须公还作一家春。

作品评述

《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是孙应时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花在江北开放得格外迟,
和林实之与我要分别。
它们的离别所引发的声音,
回荡在寂寞的滨海风情之中。

这首诗词表达了孤寂滨海处的梅花与作者和林实之的离别之情。诗人描绘了梅花在江北开放迟的景象,暗示着它们的离别与众不同,显得更为凄凉。梅花的离别引发了一种声音,回荡在寂寞的滨海之地,唤起了那里的风情。

在诗词中,作者提到了"和林实之",这是诗人与某人的别离之处。这段别离的描述,使得整个诗词更具情感和共鸣。诗人将自己参军旧题的经历融入其中,表达了他在军旅生涯中的归属感和渴望回家的心情。他希望和林实之能够再次相聚,共享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词以梅花和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江北梅花的晚开和离别情景,以及滨海的寂寞风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同时,诗人运用了清新的语言和意象,使得诗词更富有诗意和感染力,引发读者对离别和孤寂的共鸣。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经纱才上机,梭飞玉攕攕。怕君寻春迟,落机宽裁衫。春心乱如蓬,冉冉随春霏。芳迳晓沾露,软尘红上衣。归来恨尘污,湔衣浣纱处。难湔芳露痕,易湔衣上尘。

方丈门开怪不迎,给孤邀供未还城。兴来且作寻安道,醉後何须觅老兵。

松下无喝道,言树聊蠲忧。谁知赤籐杖,独倚万古愁。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见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後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昏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雀噪空城阴,木衰羁思远。已蔽青山望,徒悲白云晚。别离千里风,雨中同一饭。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旅宦竟何如,劳飞思自返。

雕鞍骏骤明如飞,正是春风柳絮时。夹道居民争看处,青红小队曳旌旗。

花片已随山下水,云层虚锁河中春。

百鸟衔花未足奇,直须透过始方知。五百众中谁委悉,碓头私许老卢锥。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津梧桐影。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春来日日风成阵。桃李飘零尽。树头树底觅残红。只有郭西梨雪、照晴空。酬春须得如川酒。酒债寻常有。葛巾?侧倩人扶。大似浣花溪上、

反匶逾千里,平生念母慈。烟霞连杰观,星斗下平池。地胜呈金像,神思伏宝龟。庭前双玉树,昌大可前知。

莫讶经旬笑语乾,谁令插手斗筲间。长篇险语怀东野,俗状尘客愧北山。车马无堪泥淖滑,蛟龙不放水云閒。翻思九夏无涓滴,天意何如向日悭。

卜筑楚门下,一巢聊自栖。夜同蝉沐露,春与燕分泥。秦苑楼台没,吴宫日月低。浮生已残梦,何事落磻溪。

牛斗东边窄,三吴西角深。山能醒客酒,江会冷人心。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

事来得失若山重,放下始知前日狂。一枝藜杖一壼酒,何处人间无醉乡?

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