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势逆将覆船。
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陆行巉岩水不前。
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
含愁对明月,明月空自圆。
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
作品评述
《巫山高》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这首诗以巫山为背景,描绘了巍峨高耸的巫山和其中的壮丽景色。诗中出现了巫山的险峰,以及瞿塘江的喧嚣和洄游的河水。通过描写巫山和瞿塘江的景色,诗人表达了他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在诗中,诗人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巫山的壮丽和瞿塘江的喧嚣。巫山高耸入云,峰峦云雾缭绕,如同插入天空。瞿塘江如琴弦一般急促嘈杂,洄游的水流势头强劲,仿佛要颠覆掉船只。诗人运用了云梯、百丈和陆行巉岩等形象,形容了巫山的险峻和水势的凶猛,表达了人们无法轻易逾越这些障碍的意象。
接着,诗人以巫山和瞿塘江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他洒下泪水,向流水诉说心中的愁思,而这些泪水最终汇入东海。他凝望着明亮的月光,感慨明月自圆其夜,而自己的故乡却离他遥远。最后,他回首故乡,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而他自身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感到迷茫无助。
整首诗以巫山和瞿塘江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乡和无助情感。巫山和瞿塘江作为具体的景物,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感情表达,展示了戴叔伦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