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崇道观

万仞攀萝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
参差珠树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寻。
洞口碧畦长种玉,坛边古篆欲生金。
桑田未变桃先熟,唯见蓬莱水浅深。

作品评述

《桐柏崇道观》是宋代诗人章得象所作,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间道观的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万仞攀萝上翠岑,
豁然平地九峰心。
参差珠树和云出,
咫尺丹霄有路寻。
洞口碧畦长种玉,
坛边古篆欲生金。
桑田未变桃先熟,
唯见蓬莱水浅深。

诗意:
《桐柏崇道观》描绘了一座位于山间的道观景象。诗中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攀爬草木到达翠岑之巅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诗人观察到山间参差错落的珠树,在云雾中渐渐显露,仿佛在咫尺之间就有通往红霞丹霄的路途。在道观洞口旁的碧绿田畦上长满了珍贵的玉石,而道观坛边的古老篆刻似乎即将变成金字。诗人表达了岁月流转中桑田变迁,而桃花却先熟的道理,同时也寄托了对仙境蓬莱之地水的浅深的美好向往。

赏析:
《桐柏崇道观》通过描绘山间道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写,如攀爬草木、珠树和云雾、田畦上的玉石等,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桑田和桃花的对比,表达了岁月变迁中的不同规律和事物的不同命运,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道路的抉择。最后的蓬莱水浅深,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对人生、自然和境界的思考。

诗词推荐

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鑪冶祇应凭陋巷,富饶应不是豪家。晚来雨歇茆堂外,散在闲庭买落花。

金鸭烟销一字香,满怀春恨强梳妆。看花又怕东风恶,偷隔纱窗看海棠。

瑞节频移意可知,西川西广又江西。苏黄到处君行部,物色分留待品题。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箫管。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篱根宿草已陈陈,谁护蕉红到此晨。雪裹寸丹长似旧,人间万绿未知春。翻经曾识观身法,乞种亲为土地神。孤负晚风生酒兴,维摩示疾不沾唇。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小诗苦雨当云牋,寄似南风一问天。漏得银河乾见底,却将什麽作丰年。

熏风晓破碧莲莟,花意犹低白玉颜。一粲不曾容昜发,清香何自遍人间。

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醉头一月不曾梳,共整扁舟又太湖。昔日舞雩多一唯,他人陋巷只如愚。

乔岳成尘巨海枯,欲求共语一人无。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罏。

日者真奇中,春风画鷁行。东山须继起,南浦独伤情。越岸江山丽,都门祖道荣。里闾高卧际,趣诏逐追程。

谤言三至后,直道叹何如。今日蓝溪水,无人不夜鱼。

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枝花。

秋水自然碧,秋花何意红。乾坤摇落恨,只是为西风。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