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
共扫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
须看南山下,无名冢满冈。

作品评述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诗意激励林谦光和林鸿蕴这两个林氏家族的侄子,劝诫他们不要沉溺于世俗之中,而是矢志修行道德和追求真理。

诗人描述了林谦光和林鸿蕴作为林氏家族中的优秀后辈,他们与老师林谦光共同生活在师父的教导下。他们共同努力清扫废物,修整土地,而且他们通过共同静听流水声和触摸石头来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诗人警告两位林氏侄子不要沉溺于世俗之事,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追求真理和道德修行上。他们不应该与那些浪费光阴的人争执,而是要学会寻找美好时光。诗人告诉他们去看南山下的无名冢,提醒他们生命如此短暂,不要在无意义的争斗中浪费时间。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忙碌纷扰的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于追求真理修行的鼓励。它强调了珍惜时光和专注于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教诲后人将心思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在琐碎的纷争中虚度光阴。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首具有启发作用的诗词。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霞友中条胡子金。金波玉滟涤胸襟。襟襟云水到如今。今看无为庵妙记,记中字字灿予衿。衿托光彩怎生禁。

眼中叠叠烟中树。晚云点点翻荷雨。鸥泛渚边烟。绿蒲秋满川。未成江海去。聊作林塘主。客恨阔无津。风斜白氎巾。

食饱年来幸有秋,倒床清梦百无忧。忍饥终愧首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冰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应念衰翁老且疲,年来跬步要扶持。铁为拄杖劳相寄,全胜花前只杖藜。

雄峰峻峙焕朱明,元圣清虚此耀真。地静无心间日月,山高举首近星辰。金坛露冷青鸾舞,丹灶风清白鹤驯。时有仙人绿云上,九霄飘忽响韶钧。

谁将三字狱,堕此一长城。北望真堪泪,南枝空自荣。国随身共尽,君恃相为生。落日松风起,犹闻剑戟鸣。

平揖双峰俯霁虹,近窥乔木欲相雄。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取用自然无尽藏,高寒如在太虚空。落成恰值三秋半,为我吹开白兔宫。

道院群仙集,高轩二妙来。文章清气足,谈笑老怀开。落木三秋晚,黄花九日催。何当陪胜践,共把蟹螯杯。

得道南山久,曾教四皓棋。闭门医病鹤,倒箧养神龟。松际风长在,泉中草不衰。谁知茅屋里,有路向峨嵋。

李白诗中闻未识,谢庄赋里见长思。今朝得尔心虽喜,致谢惭无吐凤诗。

路转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东浔。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湘女庙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征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

昔年多幸枉高轩,示我新诗累百篇。使君即时还赵璧,梦魂今尚忆钧天。据鞍马援谁云老,陋巷颜回始是贤。桂树寒山风景好,近来应更有长编。

杏花枝上晓风寒,镜里愁容不耐看。千里云涛迷下若,五城烟火接长干。当时偶作来仪凤,此日翻成吊影鸾。恐负远山双黛曲,烛煤轻扫落金盘。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减塑冠儿,宝钗金缕双D665结。怎教宁帖。眼恼儿里劣。韵底人人,天与多磨折。休分说。放灯时节。闲了花和月。

燕子迎船贴岸飞,波光流色日晖晖。都人倍恋行春乐,只恐恩容昼锦归。

一春连雨,民心忧惧。妻子号饥,米无糴处。珍重活衲僧福德聚,衲被蒙头无思无虑。九旬禁足,钝鸟栖芦。三月巡居,蛰虫坏户。翻转铁面皮,嫌佛不肯做。

岁事峥嵘甚。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但笑拣、梅簪公鬓。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巾未堕,笑重整。他年不信东风冷。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待吹彻、玉箫人醒。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

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古田小纸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鸣碪千杵动秋山,裹粮万里来辇毂。儒林丈人有苏公,相如子云再生蜀。往时翰墨颇横流,此公归来有边幅。小楷多传乐毅论,高词欲奏云问曲。不持去扫苏公门,乃令小人今拜辱。去骚甚远文气卑,画虎不成书势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