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佛迹岩

一度拚身透险崖,石头机路骨如苔。
脚跟点地不点地,立处何曾踏实来。

作品评述

《题佛迹岩》是宋代释绍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一次勇往直前,穿越危险峭壁。
石头像机器一样坚硬,表面长满了苔藓。
脚跟点地却不牢固,站立之处何曾稳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佛迹岩的经历。诗中,作者形容自己勇往直前,冒险攀登险峭的山崖。他注意到石头坚硬如同机器,而表面覆盖着苔藓。诗人在描述自己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脚步并不牢固,无法找到一个稳固的立足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攀登佛迹岩的艰辛和不确定性。作者通过描绘峭壁、石头和自身的动作,创造了一种紧张而动态的氛围。石头被比喻为机器,突出了其坚硬的特性,而长满苔藓的表面则暗示着岁月的痕迹。作者的脚步不稳定,脚跟只是点地而不是踏实地站稳,表现出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不确定感和困惑。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个人状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力求前行、寻找稳定与安定的内心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作者攀登险崖的经历与内心的探索相结合,展示出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稳定安定的渴望。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呈现出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题佛迹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简洁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对生命的坚韧与追求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越客南来夸桂麖,良工用意巧缝成。看时共说茱萸皱,著处嫌无鸲鹆鸣。百里奚身悲甚似,五羊皮价敢全轻。日于文苑陪高步,赢得芳尘接武名。

高楼出林杪,中有千载书。昔人不可见,倚槛意何如。

从来强作游秦计。只有貂裘敝。休论范叔十年寒。看取星星种种、坐儒冠。江湖旧日渔竿手。初把黄花酒。且凭洛水送归船。想见淮南秋尽、水如天。

缠红结紫畏风吹,袅娜初回弱柳枝。买笑未知谁是主,万人心逐一人移。

有人多病卧遥帷,误舍寒耕失故畦。每畏宾朋嘲乘雁,宁教子弟爱家鸡。淹中学废心都塞,辕下鸣馀耳更低。自顾上恩无一报,何颜岁晚望金闺。

少年南北快飞腾。身到处,有佳声。甓社化才行。又出使、余杭故城。春风满路,堤边杨柳,难系去留情。何处望双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今朝传出些修炼。外把万缘锻炼。炼过更宜重炼。识破何劳炼。才方向里闲烹炼。六贼三尸频炼。镜灭心忘丹炼。得得成真炼。

凤麟元德产,部世自深根。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暮色溪山远,烟林一两家。孤舟何不在,雁欲下平沙。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

孤根生远岳,移植翠枝添。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微阴连迥竹,清韵入疏帘。耸势即空碧,时人看莫厌。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

土木非吾事,支东复拄西。雨盈沟壅叶,檐侧礎沈泥。护壁时编苇,登楼恐折梯。若无忧挠至,终岁亦安栖。

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肯辞回櫂日,多瓣剪来看。

诗里论交淡淡情,个中风味不胜清。锦囊著句知才尽,山色逢人作意明。已觉头颅侵晚景,尚堪风月快余生。与君握手关心处,愧乏琅玕腹可呈。

铁树花开半夜间,枝头结个子团团。古今药杀人无数,不信教伊咬破看。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入自东郭门,言拜景升墓。墓树半枯槎,冥冥立晨雾。鼎国昔未分,萧墙梗天步。呼苍复何用,龙卧独不顾。纡余檀溪水,黯惨蔡州路。登楼欲遣忧,君看仲宣赋。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雪里难逢送炭人,地炉炙手便生春。酸寒东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玉颊妆台人道瘦。一日风尘,一日同禁受。独掩疏栊如病酒,卷帘又是黄昏后。六曲屏前携素手。戏说分襟,真遣分襟骤。书札平安君信否?梦中颜色浑非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