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庙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
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

作品评述

《湘妃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述了诗人在平湖之上观赏风月景色的感受和情感。下文将为您提供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将风月怨平湖,
见尽扶桑水到枯。
相约杏花坛上去,
画栏红紫斗樗蒲。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平湖的风景来表达诗人对风月美景的怀念和留恋之情。诗的开头,“少将风月怨平湖”,少将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对风月之美的怨恨之情表现在对平湖的哀思之中。接着,“见尽扶桑水到枯”,扶桑即指东方或日本,表示诗人对他所看到的风景美不胜收,已经看得见到了水枯露地的地步,以此彰显诗人对美景的痴迷和追求。诗的后两句“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诗人愿与同赏美景的人一同登上杏花坛,共同欣赏红花紫樗上的绘画和聚会,体现了诗人怀念过去与朋友相聚观景的愿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且精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风月美景的追求和渴望,并传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所描述的美景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多地是表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通过对风景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了读者,引起了读者对于美丽事物的共鸣和共同情感的流动。整首诗曲折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悸动,展现了李群玉独特的诗境和才情。

诗词推荐

恹恹欹枕卷纱衾,玉腕斜笼一串金。梦里自家搔鬓发,索郎抽落凤凰簪。

宫柳初开一抹眉,武昌城下乍逢时。春来树树烟条绿,欲认何枝是旧枝。寒食东风已满城,小枝纤弱拂啼莺。东君不惜离人苦,又向前年折处生。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移石甃缺路,折竹樊疏篱。檐间见一蛛,悬身堕长丝。随风有所罥,罗络纵横施。胸中密经纬,似不过一饥。用意乐许恶,何待网成时。

弄绣岭横秋,玉螭吹暑迎凉气。碧崖流水。流入春葱指。半倚朱弦,微ED51连环珥。通深意。月明风细。分付知音耳。

万物并作吾观复,众人皆醉我独醒。走遍世间无著处,闭门锄菜伴园丁。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

谁扶璧月上天端,雪魄扬辉桂影寒。照见群仙拥仙伯,嫦娥定复转头看。

月露吾痕。雪得吾神。更荒寒、不傍人温。山人去后,车马来勤。但梦朝云,愁暮雨,怨阳春。说著东昏。记著南巡。泪盈盈、檀板金尊。怜君素素,念我真真。叹古为言,新样客,旧时人。

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绥。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木似文犀感月华。寸根移种自仙家。春兰秋菊浪矜夸。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此时风月独输他。

烛前行客卷征衣,路转平林入翠微。家在白云乡里住,人从明月岭边归。来时未见梨花破,别后方惊燕子飞。绿树连阴十三驿,从今归梦到家稀。

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明眼人前,犹涉路布。凤栖不在梧桐树。

重帘挂。微灯下。背兰同说春风话。月盈楼。泪盈眸。觑著红裀,无计迟留。休休。莺花谢。春残也。等闲泣损香罗帕。见无由。恨难收。梦短屏深,清夜悠悠。悠悠。

高斋散凉气,秋郊欣遐瞩。旷岭赴遥波,清云响疏木。日入会田作,荒蹊锄钩涘。孤村生夕烟,新苔入鸣犊。归来无余物,山月乱简牍。

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词句得参陪。醒心正赖挥毫疾,误笔仍须送喜来。书省不应烦乳媪,一时除目尽英才。

傍宅荒山几许长,荛夫芸子纵牛羊。何当尽与栽桃李,叠石周遭筑短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