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一入京兼简清河從事

六月千江水似秋,片帆高挂岸云收。
行行莫谓朝天阙,况倚文星在巨舟。

作品评述

《送知一入京兼简清河从事》是宋代释重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时节,江水万顷变得宛如秋天般凉爽,
孤帆高高挂起,在岸边的云彩中收起了身影。
行走的人们啊,请勿称颂朝天阙,
更何况有文星倚靠在这巨大的舟船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离开清河,前往京城的情景。六月的江水宛如秋天,清凉宜人。一艘孤独的帆船高高地挂在天空中,仿佛消失在岸边的云彩里。诗人告诫行人们不要夸耀自己登上朝天阙(指朝廷),更何况有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倚靠在这艘巨大的船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一种领悟。六月的江水虽然是夏季,但却给人一种凉爽的秋意,这种景象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受。孤帆高挂在岸边的云彩中,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也暗示了行者离开家乡,踏上未知的旅程。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他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告诫行人们不要过分追逐名利,不要把登上朝天阙看得太重,而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人文的追求。他提到了一个倚靠在巨舟上的文星,这个文星可以理解为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通过倚靠在巨舟上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和文化的珍视,强调了内心的追求和个人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名利和内心追求的态度。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寓意和象征的手法,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启迪。

诗词推荐

帝里春仍好,风和昼漏迟。但怀三釜乐,遑恤北山移。老大谙斑戏,空疏愧色丝。平生杜陵老,耿耿寸心知。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岂无艇民,生而清穆。亦既从师,步趋随逐。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萱草石榴相续开,数枝晚笋破苍苔。背人红练穿林去,直是无情不再来。

玉貌何曾为浣沙,只图勾践献夫差。苏台日夜唯歌舞,不觉干戈犯翠华。

树底飞红雨,园林一望空。寂寥春去路,狼籍晓来风。乱影斜阳里,余香流水中。可怜衰谢日,不与乍开同。

夜行如在旦,残月清林光。云气生深涧,露华从蚤凉。白沙郁浩浩,翠壁凝苍苍。寂历松柏径,经过花草香。鸡声互村落,曙色动柴桑。即事况多感,离心含永伤。

照海凝珠光灿。贵贱不分弹雀。可惜本来珍。污泥津。认取勿令差错。莹净免繁萦缚。决正出嚣尘。玩长春。

谩说隋堤斗早春,还应妒杀楚宫人。一时看去青于眼,几处愁来翠欲颦。夜雨尚怜胜不得,东风只管舞教频。更堪亭外旋攀折,那有长条拂水滨。

月树朦胧夜色微,清砧不断晓鸦啼。十年少妇闺中力,谁寄辽阳万里衣。

静坐养天和,其来所得多。耽耽同厦宇,密密引藤萝。忘去贵臣度,能容野客过。系时休戚重,终不道如何。

城子河边委乱尸,河阴血肉更稀微。太行南北燕山外,多少游魂逐马蹄。

?一作:吕倚梦得承事借示古今书一轴作诗代跋尾倚年八十一?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台盘疏石渠,激流环四面。夏屋有余清,羽觞随意转。宾告醉言归,主称情未惓。虽非禊饮辰,岂谢兰亭讌。

举世一枰棋,谁能著著奇。懒皆安乐法,醉即太平时。梅雨飞不断,茶烟凝欲垂。吟诗为无事,多事又因诗。

羣祥既集。二族交欢。敬兹新姻。六礼不愆。羔鴈总备。玉帛戋戋。君子将事。威仪孔闲。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坐久冰生砚,无聊捻白髭。友朋上心处,风雪打头时。夜永孤灯共,天寒一雁知。儿童来膝下,拨火觅蹲鸱。

一出宫门上画船,红红白白艳神仙。山长水远愁无那,又见江南月上弦。

铸神鼎兮荆之阳,鼎成兮宾帝乡。君乘龙兮龙高翔,臣攀龙兮龙髯短。龙髯短,接君之衣兮,臣不敢以手挽。君弃臣兮臣将畴依,臣恸哭兮君不知。君不知兮可奈何,风雨惨惨兮荆山之阿。

风咽悲笳送夕晖,辕门寂寂令严威。十年骨肉多离别,万里乡关有梦归。寒雨萧萧冤鬼哭,黄沙漠漠战尘飞。将军肯念苍生苦,早决雌雄在此机。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广宣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