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玉楼春 春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玉娘。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凭楼试看春何处。
站在楼上观察春天的去处。
帘卷空青淡烟雨。
窗帘卷起,空空如是,飘着淡淡的青烟雨。
竹将翠影画屏纱,
竹子投下翠绿的影子,如同画在屏风上,
风约乱红依绣户。
微风轻轻拂动,红花乱舞,依偎在绣花窗户上。
小莹弄柳翻金缕。
小莹玩弄着垂柳,金丝般的枝条翻飞。
紫燕定巢衔舞絮。
紫燕已经找到了巢穴,嘴里衔着舞动的絮花。
欲凭新句破新愁,
希望凭借新的句子来破解新的忧愁,
笑问落花花不知。
微笑着问着落下的花朵,花儿是否知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春天中的一些细节,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以凭楼试看春何处为引子,诗人站在楼上,观察春天的去处,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追寻。接着,诗人以青烟雨、竹影、红花、垂柳等具体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这些景物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给人以清新、柔美的感觉。
诗人通过落花、舞絮、巢穴等形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新的生活、新的思考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微笑问落花花不知,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世事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唯美的意境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变幻,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女词人温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张玉娘的文学成就
《兰雪集》共有诗117首,词16阕,作品虽然不多,但很有艺术成就。她的诗体裁多样,有绝、律、四言、六言等,且长于古风。题材和风格也迥然相异,既有清丽凄婉,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唱,又有气势磅礴、壮怀激烈的爱国咏叹。《山之高》、《拜新月》、《卜归》、《古离别》、《川上女》、《玉蝴蝶·离情》等诗词寄托着思念、忠贞、哀愁。更可贵的是,玉娘虽身在闺中,但心驰千里。关心战乱时代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写下了“凯歌乐府”四首,《塞上曲》、《王将军墓》、《咏史·谢东山》、《塞下曲》、《从军行》等慷慨激昂的诗篇,悲壮豪迈,全无闺中女子娇弱的气质,充分表达了张玉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难怪朱古微刻《疆村丛书》时,还以为她是一个男子,竟不知她是巾帼词人呢。
历代的有识之士很看重张玉娘的诗词和为人。早在元代,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诗人虞伯生读到《山之高》三章赞曰:“有三百篇(《诗经》)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读到“我操冰雪洁”句时赞:“真贞女也,才女也!”当读到《暮春夜思》末句“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时,拍案道:“此岂妇人所及!”;现代著名词学家唐圭璋教授在三十年代所写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鹦鹉冢”故事的来源》中写道:“谁也知道,宋代女词人,有李易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吴淑姬这一班人。可是很少人知道,宋代还有一位女词人张玉娘,足以和她们分庭抗礼呢!……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贞更为悲惨。李易安是悼念伉俪,朱淑贞是哀伤所遇,而她则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含恨千古。……她这种贞孝的大节,不独超过寻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还逊一筹呢!”他大声疾呼:“一般文学史家,应该留出一点篇幅,叙述这已经隐埋了六百多年的女作家。”现代词学家谭正璧在其编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写道:“宋代女词人以地位著名的,有魏夫人和孙夫人。以作品著作著名的,有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被称为四大词家”。陶秋英教授在她的《中国妇女与文学》一书中有言:“玉娘的诗,绝少闺阁气,她最擅长于古风,简直没有一首不显露一幅好图画呢!而女子长于古风,也是一个特点。……她的词也很好,虽不十分多,差不多首首都好。”现代戏曲史家赵景深教授称张玉娘故事为“一出希腊式的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