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二首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作品评述

诗词:《咏菊二首》

补落迦山传得种,
阎浮檀水染成花。
光明一室真金色,
复似毗耶长者家。

中文译文:
补落迦山传得菊花种子,
阎浮檀水中浸染成花。
光明明亮的房间里,菊花呈现出金黄色,
仿佛是毗耶长者家中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的《咏菊二首》,描绘了一幅菊花盛开的景象。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雅、坚贞和纯洁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人格高尚的人或境地。王安石以简洁而凝练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菊花的赞美和敬重。

第一句描述了菊花的起源,菊花的种子从补落迦山传承下来,展示了菊花的传统和历史。第二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景色,将阎浮檀(一种香木)的水染作菊花的颜色,表达了它的浓艳和鲜艳。第三句以光明的一室来形容菊花的颜色,将其比作真金的色彩,展现了其瑰丽和贵重。最后一句将菊花的景象与毗耶长者(佛教中的尊贵长者)的家相比,表达了菊花高贵、庄重的气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和高尚品质,以及对传统和历史的敬重。它展示了王安石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格高尚和庄严的向往。整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菊花的崇高和华丽,同时也体味到王安石对美的追求和理想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舞雩新雨浃公田,水满东溪上下天。行径乍于初见笋,浮舟正好未生莲。弦收裂帛胡琴阙,袖结清风楚舞妍。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后夜相思地,寒梅景正横。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傲雪凌风太瘦生,静中无色自娉婷。何妨回施老摩诘,画我江行作小屏。

满檐风动海棠雨,北客江南诗酒中。华发尊前无好句,飞花常望夕阳红。

扬子江头潮退迟,三宫船傍钓鱼矶。须臾风定过江去,不奈林间杜宇啼。

窣地簾光挂水精,玉钩斜处月初生。龙皮席上鹅毛扇,何必风来暑自清。

指点方名屑训蒙,一方才解四方通。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鼎铉辞台座,麾幢领益州。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有美皇华使,曾同白社游。今年重相见,偏觉艳歌愁。

艳艳灯欺月,英英人胜灯。红绵开四照,金凤起千层。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大侵难宿饱,小熟有晨炊。岁事早如此,人情喜可知。田家甘粜贱,海贾恨来迟。粒粒皆珠玉,无忘饿殍时。

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青丝族饤莼羹味,白雪堆盘缕脍鲈。我向松江饫鲜美,菜肠今更食新菰。

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风。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饶彼草木声,仿佛闻馀聪。因君寄数句,遍为书其丛。追吟当时说,来者实不穷。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送君溪鸳鸯,彩色双飞东。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手自撷甘旨,供养

英英石榴花,不火而自晰。凡今之人兮,谁不附炎热。百鬼瞰高明,丹朱易倾跌。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独登还独下,谁会我悠悠。

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丝破。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肯揭长竽头,恐亦是奇货。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此既身之章,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