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因为赋此词)

笑捻红梅亸翠翘。
扬州十里最娇饶。
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
娇后眼,舞时腰。
刘郎几度欲魂消。
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作品评述

《鹧鸪天(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因为赋此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笑捻红梅亸翠翘。
扬州十里最娇饶。
夜来绮席亲曾见,
撮得精神滴滴娇。

娇后眼,舞时腰。
刘郎几度欲魂消。
明朝酒醒知何处,
肠断云间紫玉箫。

译文:
笑容如捻红梅,俏皮而妩媚。
扬州的十里河畔最为美丽。
昨夜在华美的席子上亲自见过,
她的精神焕发,娇艳欲滴。

她眼神娇媚,舞姿婀娜。
刘郎多次陷入迷醉之中。
清晨酒醒后,他将知晓自己身在何处,
内心痛苦,彷徨如置身于云间,听着紫玉箫的曲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宴会上的景象,以及苏轼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笑容如捻红梅的女子,形容她的娇美和迷人的魅力。扬州的十里河畔被称为最美的地方,说明了女子的美丽在当地是独一无二的。诗人在昨夜的宴会上亲眼见证了女子的美丽和活力,她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容光焕发。

诗中提到的刘郎是指作者自己。他在女子的眼神和舞姿中多次迷失自我,陷入痴迷之中。但当酒醒之后,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地,意识到光阴匆匆流逝,内心感到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叹和无奈。他感叹自己醒来时的孤独和迷茫,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彷徨,仿佛置身于云间,听着紫玉箫的曲调。这种意象化的描述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情感表达。

整首诗词以描绘女子的美丽和魅力为主线,通过对女子和作者自身的感叹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词充满了艺术性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篱下黄花最恨他,金钿香少泪痕多。仙人解补银河漏,天上无泥奈许何?

讽喻

干蛊恢才刃,谁能货殖私。人皆竞毫发,我独破藩篱。风雨空残梦,池台怆昔时。板舆临穴处,行道亦兴悲。

讽喻

为战酣春止酒难,云林悬愧竹皮冠。鸠缘报雨动相聒,风欲开花澹不寒。月俸赢钱炊桂了,夜堂烧烛借梅看。枕屏莫卜劳劳梦,我是空门古懒残。

讽喻

秋半雨凉天。望后清蟾未破圆。二十四桥游冶处,留连。携手娇饶步步莲。眉宇有余妍。初破瓜时正妙年。玉局弹棋无限意,缠绵。肠断吴蚕两处眠。

讽喻

见了西山叹复歌,老天元不奈人何。一身死护松楸活,满眼生来兰玉多。忍处要如顽铁石,平生能定恶风波。世閒终有安时节,细把林泉岁月磨。

讽喻

一柱悬通衢,可望不可进。老仙指谓予,傍边有捷径。

讽喻

铜砂锣里落盛油,生菜还他萝卜头。但看来年正月半,家家门首挂灯毬。

讽喻

簋豆蘑牲,铏笾实馈。其俎孔庶,吉蠲为饎。惟德过声,以忱以贵。神既估享,祉贶来暨。

讽喻

三枝筇竹兴还新,王丈席兄俱可人。侨立司州溪水上,吟诗把酒对青春。

讽喻

系马著堤柳,置酒临魏城。人贤心故乐,地旷眼为明。十年风烟散,邂逅集此亭。悲欢更世故,谈话及平生。折腰督邮前,勉强不见情。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晴云有高意,阔水无湍声。谁言王安丰,定识阮东平。

讽喻

觉海难将浅见窥,打包径去契禅机。何曾蝴蝶暂成梦,除却杜鹃谁劝归。江上风涛犹汹涌,盘中泉土颇甘肥。自当叱犊勤耕墅,不必然犀往照矶。

讽喻

生紫衫儿。影金领子,著得偏宜。步稳金莲,香熏纨扇,舞转花枝。捧杯更著迷膎。唱一个、新行耍词。玉骨冰肌,好天良夜,怎不怜伊。

讽喻

二仲相从共此遨,濛濛花气袭征袍。几家绿暗藏深坞,一径红芳落野桃。春色暗随流水去,客怀空逐暮云高。临溪忽动秦源兴,应叹浮生何太劳。

讽喻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讽喻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讽喻

独行曼曼绕江湄,正是春风日暮诗。折得芳馨无所遗,寄怀空诵碧云诗。

讽喻

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余。一日承丹诏,同时见子虚。来游琼阁外,闲傍药栏初。柳絮轻黏履,薇条涩惹裾。解归巢上燕,思寄袖中书。此鸟如矜慎,飞飞与客疏。

讽喻

渊明诗百篇,无一不说酒。四顾宇宙间,独与此物厚。子云苦家贫,日给或亡有。艰难识奇字,草玄至白首。时时载酒来,尚赖好事友。吾兄斯人徒,性亦嗜醇酎。宁知俗士嫌,益觉儿女孩子丑。孰云醉无度,婉婉春月柳。区区布肉论,迟速成同一朽。但看古圣贤,得如饮者不。

讽喻

慕亲五十叹姚虞,况是行年六十余。方执母丧啼若孺,虽居禫制饭犹蔬。天存屋漏人纯孝,晓到坟头暮倚庐。芝草嘉禾甘露应,少为嫠妇解生雏。

讽喻

少皞司肃杀,于渠独留情。一枝黄金花,照眼增双明。香清露溥溥,秀色云英英。会当饮潭水,使我病骨轻。

讽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