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庚辰连作暴雨即霁

昨日占天色,心知有异同。
甫能湖水绿,不合晓霞红。
龙挟滂沱过,蝇惊霹难雳。
斯须即开霁,共快楚台风。

作品评述

诗词:《二十五日庚辰连作暴雨即霁》

译文:
昨日观察天气,心中感知异样之处。
湖水方才变得绿,与早晨的霞光不相符。
暴雨如龙横扫而过,蝇虫惊骇难以承受。
片刻之间,雨势渐止,共同享受楚台的清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连续的暴雨过后的情景。作者在昨天观察到天空的变化,心中有所感受,预感到今天的天气会有所不同。当他看到湖水变得清澈绿色,与早晨的红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他意识到了天空已经发生了变化。接着,暴雨席卷而至,如同一条巨龙横扫而过,惊动了蝇虫,它们无法承受雷电的威力。然而,转瞬间,雨势渐渐停歇,阳光穿透云层,这令人们感到欢欣,共同享受楚台的清风。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对连续暴雨过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通过对湖水和早霞的对比,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展现出自然界的变幻多样。接着,他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暴雨的威力,以龙和雷电的比喻来强调其猛烈和惊人的效果。最后,诗人通过雨停云散、阳光照耀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诗人引发读者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金猊香袅日靡靡,玉陛连朝奏事稀。驯兽近前亲射杀,血花吹污侍臣衣。

蹄涔岂信有沧浪,萤火何堪并太阳。渊奥未曾探禹穴,矜夸便拟越丘墙。小巫神气终须怯,下里音声必不长。近日冰壶多晦昧,虎皮羊质也观光。

风观生凉底事雄,五湖烟浪一堂中。公方观水那无术,客欲工诗正坐穷。翻出秋潮真是幻,化成蓬峤本来空。笔端造化党奇特,为扫茅茨半亩宫。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

磊磈中间忽洞开,旧题字字照苍苔。只言如我贪山少,亦有游人先我来。

夹道欢呼百里间,不论扶杖与胜冠。公年几许颜何似,迟放牙樯待我看。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岂愿学葛藟,柔弱

感会由来属俊贤,谁知出处更相先。蒲且卷弋冥鸿日,荀令开池浴凤年。佚老疏金催具酒,济时商楫正横川。高风盛德俱难状,留与名山信史传。

壮国山河倚空碧,迥拔烟霞侵太白。绿崖下视千万寻,青天只据百馀尺。

举首朝天据洞扉,怪形蹲踞类狻猊。山中弹压无豺虎,留得孤猿半夜啼。

吴江水好吴岫灵,吴人皙白神气清。当须比屋皆佳器,奈何傥有名公卿。究观是事见藏伏,例学浮图超死生,遂令才智蓄利泽,若曰不下沾四瀛。勤师内外久著力,文字骨节初老成。十年栖迟辇毂下,渊然澹薄无经营。惜哉明了足见解,独擘迅翮翻青冥。残秋忽别东南去,尘土摆落衣裾轻。

春气侵脾久在床,开门桃李著泥香。牛鸣颇觉西湖近,凤去长怜北榭荒。欲出老人无伴侣,退归诸子解农桑。南邻约卖千竿竹,拄杖穿林看笋长。

未有天地先融结,方广高深无丈尺。书言不尽画难成,留与人间作奇特。

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

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诗泒回风雪,心源贝叶经。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昔我伊原上,孤游竹树间。人依红桂静,鸟傍碧潭闲。松盖低春雪,藤轮倚暮山。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

鸡声茅店炊残月。板桥人迹霜如雪。此是古人诗。身经老忘之。君行当此境。令我昏成醒。乘月犯霜来。诗真误尔哉。

绝壑高岩面面雄,一峰孤起白云中。山连飞瀑斜通寺,人在危栾半倚空。把酒登临非易得,题诗摹写最难工。谁知妙意无穷尽,都在幽人全笛风。

拂花红露溅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天借晴光与桃李,更将剩彩弄游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