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子还洞庭

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
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
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
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

作品评述

《送陆子还洞庭》是明代朱曰藩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五月江门暑气鲜,
水祠箫鼓赛龙船。
最怜别权当官路,
不碍归云入洞天。
楼阁两山摇碧落,
杨梅千涧泻红泉。
葛裙纱帽吟长夏,
莫拟平原赴洛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陆子回到洞庭的场景。五月的江门上空炎热,但江水清凉。在这炎夏的日子里,人们举行祭水的仪式,吹箫、敲鼓,模拟龙船比赛。作者最为怜惜的是与友人分别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官僚之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最终回归自然、追寻洞天仙境的归途。楼阁倒映在江水中,两山的景色因树叶的飘落而摇动,杨梅的果实从千涧中流下,形成了红色的泉水。作者身着葛布裙子、戴着纱帽,在这个长夏里吟唱诗歌,他不愿意效仿平原之上的文人们,去赴洛阳写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门送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生活中的离别与归途的思考。暑气鲜明的五月,江门上的水祠仪式和龙船比赛形成了一幅热烈而繁忙的画面。然而,作者通过表达对友人别离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思考,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深远的洞庭和洞天之间的归隐之路。楼阁倒映在清凉的江水中,两山的风景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摇曳多姿,杨梅的果实如红泉般流下,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作者身着朴素的葛布裙子,戴着纱帽,在这个长夏的时刻吟唱诗歌。通过与平原上的文人们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不愿墨守成规的态度,选择了回归自然与洞庭的归途。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基础,通过对离别、归途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和离世之境的思考。

诗词推荐

鱼水时暂欢,芝兰近同臭。惟有石丈人,万古情如旧。

太宫尔肃,烈祖巍巍。上炳淳耀,下流德晖。诒谋燕翼,奄宅邦识。子孙千亿,历数同归。

玻璃横眼苍玉立,一段清姿天幻出。霞作丹浆云墨汁,恢张太素以为质。一时盘古纵横笔,万古玄冥浓淡色。乾坤两间一亭中,立人自下酬答功。酒盏碁枰意气充,薰炉茗碗情性融。耳阏目阏还大道,声尘色尘入长空。客来且伴主人醉,机械客犹梏仁智。未知二者一之赘,休言一者赘之细。

夕阳尽处望清闲,想见千岩细菊斑。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一经空记弟传兄,旧德终惭比长卿。扈驾联翩来接武,登科先後忆题名。竹林共集连诸子,棣萼相辉赖友生。它日都门俱引去,不应广受独华荣。

诗道将仙分,求之不可求。非关从小学,应是数生修。蟾桂云梯折,鳌山鹤驾游。他年两成事,堪喜是邻州。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足以送老姿,聊待

日上宁容晓雾遮,须臾碧玉贯明霞。人谋天意适相值,寄语韩公不用夸。

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苍然老树昔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蜂藏鸟伏不得见,东风用力先嘘吹。追思前者叶盖地,万木惨惨攒空枝。寒梅数绽少颜色,霰雪满眼常相迷。岂如此花开此日,绛艳独出凌朝曦。为怜劲意似松柏,欲搴更惜长依依。山榴浅薄岂足比,五月雾雨空芳霏。

芥纳须弥内,万卷诗书在,须弥纳芥子,一字也不会。

万里梯航走贡珍,乾坤无地著孤臣。湘江空记庚寅渡,石壁曾题佬已人。国士犹嫌先事范,仙家莫间岁经秦。顾提草履从君后,煮茗寒泉代拾薪。

管堂无事启丹经。香烟袅,慧灯明。声和流玉音清。云收绝雾敛,眄平一色瑶池净。洞天玄照瑞光凝。分明见,豁然惺。回眸返入道圆成。便忘形羽化,虚皇付我天符令。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我老与时忤,十年守穷空。衣食相驱迫,遂师田舍翁。每当春蚕起,不敢怠微躬。晨兴督家人,留心曲箔中。客寓无田园,专仰买桑供。岂谓桑陡贵,半路哀涂穷。三百变三千,十倍价何穹。家{上比下贝}已典尽,厥费犹未充。乃知楮法坏,流毒刀兵同。苍天此何人,血面诉难通。弃蚕满阬

忆昨从军辱己知,不图二纪踵前规。人非城是黄粱梦,地老天荒白发悲。堕泪忍看羊祜传,伤心徒和魏公诗。勉旃衣钵芝兰事,传取清风百世师。

何处不相思,相逢还有时。交心如到老,会面未为迟。苦学缘明代,劳生欲白髭。唯君一度别,便似见无期。

假印侯封付繼承,教条久已洽山城。政成何异徵黄霸,日接宁惟拜水衡。春酒入杯红浪涨,晚花荐座靓妆明。良辰便合同沉醉,且置阳关叠后声。

青春淑景忽飞霜,余烈犹能到海棠。中山靖王孺子妾,尚书门下主讴娘。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折得幽花见似人。沉吟无语不胜春。采香径里*生尘。浓绿正迷湘北渚,*红不入宋东邻。一春幽恨几回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