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四情

槟榔自无柯,椰叶自无阴。
常羡庭边竹,生笋高于林。

作品评述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四情》是唐代诗人曹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为:

槟榔自无柯,
椰叶自无阴。
常羡庭边竹,
生笋高于林。

诗中通过描绘槟榔和椰叶的形态,抒发了作者四情的感受,即羡慕、嫉妒、向往和自卑。

诗意深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首先,作者羡慕庭院旁边的竹子,因为它常年保持着茂盛的生长状态,笋子也高于整个林木,而槟榔和椰叶却无法达到这样的繁茂程度。这种羡慕源自于作者对竹子的欣赏和对自身能力的不足感。

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嫉妒之情。作者眼中的竹子是幸运的,它们可以长得那么好,而自己的槟榔和椰叶却无法达到这样的状况。这种嫉妒情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满和焦虑。

与此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向往之情。竹子的生长状态激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

最后,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自卑感。作者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槟榔和椰叶的繁茂程度,笋子无法高出整个林木。这种自卑感使诗人产生沉思,反思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首诗透露出曹邺内心的矛盾和不平衡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邃,让人对人生态度和追求产生思考。

作者介绍

曹邺,字业一作邺之,桂州人。登大中进士第,由天平幕府迁太常博士,歷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二卷。

诗词推荐

两山相对似香山,滩响浑如八节滩。安得高风从此去,载醪犹是菊花残。

瞳瞳初日注窗明,窗外雏莺乳燕声。东风气味浓於酒,晓梦魔入似宿酲。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後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

礼乐昭王业,环区致太平。革车停北狩,云稼屡四成。国有祥延诏,乡闻讲育声。日华融五色,遐迩仰文明。

百岁已过半,只身谁与偕。得因徵悟道,失在太开怀。且托山花宿,时从水竹斋。神回天上活,骨付月中埋。

修竹无多宅一区,先生曾此隐西湖。诗言不喜书封禅,亦有余书补世无。

开宴曾游此缀行,五年为吏别仙乡。杏园莺蝶如相识,应怪重来蒨绶香。

年少丛中最老成,春风一点尚留情。先生早晚调羹去,说与群儿莫浪争。

世多汉水昭王事,谁辨乌江亭长心。君知此处真堪托,天下无波可得深。

暂拥红旌到郡新,相知情似旧交亲。尽惊慷慨山河主,忽访支离草泽人。苏径让惭扬绣袂,溪桥迎喜整纱巾。留诗中贵仍挥翰,双美应难继后尘。

后汉今周喜再昌,无人金阙议边兵。二仪清浊还高下,万国笙歌醉太平。

乐事与良辰,平生爱洛滨。泉台一闭夜,蒿里不知春。翰墨犹新泽,图书已素尘。堪怜寝门哭,犹有旧时宾。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毁竹伐梧桐,意欲困凤凰。彼虽无食息,逸气自高翔。凤何求于人,人自欲鸣冈。麾之亦安有,庚子鸮在堂。昂昂青云士,忍饥而择粮。使果腹是求,何忧无五浆。

昼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晓。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所嗟时节晚,又失浇培早。开荣独是迟,造化徒费巧。霜前拥繁萼,篱下同陨槁。微根发再绿,复笑王孙草。庄生语鹏鶡。乐不计大小。能齐乃有余,但恐知者少。常爱阮嗣宗,遇酒醉则倒。杯中得贤趣,世上逐金袅。

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证前贤不到心。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

行殿秋未晚,水宫风初凉。谁言此中夜,得接朝宗行。灵鼍振冬冬,神龙耀煌煌。红楼压波起,翠幄连云张。玉箫冷吟秋,瑶瑟清含商。贤臻江湖叟,贵列川渎王。谅予衰俗人,无能振颓纲。分辞皆乱世,乐寐蛟螭乡。栖迟幽岛间,几见波成桑。尔来尽流俗,难与倾壶觞。今日登华筵,稍觉

乐已终,烟燎上。怀灵惠,结皇想。归风疾,回风爽。百福来,众神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