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

忆长安,七月时,槐花点散罘罳.七夕针楼竞出,中元香供初移。
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作品评述

《忆长安·七月》是唐代诗人陈元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起长安城,七月时节,槐花点缀遍地。七夕针楼争相竞出,中元节香供初迁。华丽的马车和金鞍辔头无尽头,游人们到处迟迟归来。

诗意:
这首诗让人回忆起唐朝时的长安城,描绘了七月的景色和一些节日的活动。诗人通过描绘槐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和美丽。七夕时,人们纷纷登上针楼观赏牵牛织女相会的情景,而在中元节,人们又开始供奉香火。诗中还描写了华丽的马车和金鞍辔头,以及游人们归来的情景,表现了长安城的繁忙和热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长安城七月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生动感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繁华的时代。诗人以槐花点缀遍地的景象开场,展现了长安城的美丽和丰盛。接着,诗人以七夕和中元节为节点,描写了人们举行的节日活动,呈现了城市的喧嚣和热闹。最后,诗人以绣毂金鞍和归迟的游人形象,进一步衬托了长安城的繁忙和热闹氛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长安城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活动,通过对节日和城市景象的描写,展示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盛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这首诗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情感的表达,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展示了陈元初诗人的才华和对唐代社会的观察力。

诗词推荐

公子申敬爱,携朋玩物华。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绿草回波漾青草,鹧鸪声紧连枝老。苔阴欲上帘影低,鸟语催人天未晓。晓起轻寒奈薄罗,风前缕带不胜波。练裙香动竹叶小,玉燕斜簪雾色多。雾色花光镜里过,年年歌吹复如何。妾身不及梅花叶,犹逐轻风渡隔河。

吾邦重午节,兴目皆可寓。游人肆喧阗,画舫纷排布。溯风伐鼍鼓,击楫观竞渡。骄豪务相夸,水陆争治具。醉忧瓶之罄,欢迫日云暮。朋从喜盍簪,谑浪时一遇。朅来廷尉府,官冷知谁顾。吻燥无复濡,腹枵何时饫。堂堂匡鼎来,解后肯同趣。携家忽过我,市饮容旋酤。遥知分已投,更喜

淑质依名士,身期百不忧。藁砧家万里,蓬首日三秋。随母传遗业,嵇孤托旧游。幽原诵诗传,无愧柏为舟。

松下消摇自扣扉,相留终日话真机。烟藏花岛青牛卧,客散仙房独鹤归。丹井泉澄天影小,玉坛风冷磬声微。乘闲拟学冲霄术,九土茫茫得者稀。

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出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师子儿。选佛若无如是眼,假饶千载亦奚为。

我生甲子幸君同,君自臞仙我秃翁。要拍铜鞮论岁月,莫嫌相对只诗穷。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时光潜去暗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初坼秋千人寂寞,后园青草任他长。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故人何日是归年,又听刚风洗瘴烟。骄马北驰沙似雪,冥鸿南去水如天。莫愁弦绝蒲萄馆,且喜歌生□□田。好在岳阳楼上望,洞庭明月正婵娟。

欲醉胡姬耐笑看,驼酥千盏不辞干。忽雷抱向青楼月,拨出《凉州》夜雪

吕梁三十仞,县水莫知源。雨歇山如沃,波狂岸欲翻。黄云扑古塞,青草织平原。最是关情处,秋霜一夜猿。

竹林行尽到松关,分付双松为把门。若放俗人来一个,罚渠老瓦十分盆。

万里南禽未说珍,且论得处到来因。尚书远托谁相寄,制策登科第一人。

羡子幽栖地,空山十月天,清檐朝饭后,寒壁夜深禅。霜树留残果,冰崖断旧泉。刘雷好为社,邑客有谁贤。

江上送行潮汛小,舡头回首夕阳多。人生有几柳如此,客思不禁花奈何。

君犹芹泮老宾朋,我似房公再世僧。烟径幽寻春澹沲,月窗冷语夜澄凝。人情感旧多为祟,酒盏浇愁更计升。笑命棋枰同永夜,旋添萁火上篝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