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篱茅屋肯深藏。
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
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
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作品评述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牡丹和梅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再次运用纯粹的中韵,
各自赋予牡丹和梅花两首诗。

曾经依靠沉香树作为妆点,
竹篱茅屋愿意深藏其中。
寒冷的天气中,翠绿的袖子留下空谷,
年迈的长眉合上阳光。
投入仕途尚能带来喜事,
挥舞马鞭恐怕也会损害余香。
广平赋已经完成,诗人的双肩变得瘦弱,
并不为梅花所困扰。

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以下是对诗词的进一步分析:

诗词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再次运用中韵,分别赋予牡丹和梅花以诗篇的意愿。这暗示着作者对这两种花卉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曾经使用沉香树来装点自己,而现在却选择在竹篱茅屋中深藏不露。这种转变可能是对过去奢华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第三、四句描述了冬天的景象,翠绿的袖子在空谷中闪现,长眉合上阳光。这里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美丽。寒冷的天气和闭上的长眉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消逝。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得失。虽然投入仕途可能会带来好事,但挥舞马鞭也可能破坏梅花的香气。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在世俗事务与追求艺术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描述了广平赋已经完成后,诗人的肩膀变得瘦弱,但并不为梅花所困扰。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创作的坚持和执着,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也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

总体而言,《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通过对牡丹和梅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诗词中融入了对艺术创作、生活态度和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和美的追求的坚定与执着。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浊热不成睡,起看宵过中。繁星珠结网,片月玉为弓。赋鹊情何有,驱蚊计颇穷。犹欣汤浴后,肤受绿蘋风。

此身閒一日,足使百忧忘。城外天能大,山中地许凉。喧呼经妓舫,寂静忆僧房。薄暮归穷巷,谁家正绝粮。

无那客愁翻作乐,寻常闭目暂时开。沉沉月向波心出,渺渺人从天际来。莫道一山无积雪,谁家千树落寒梅。洛阳故旧吾怜汝,愁绝终朝泥酒杯。

翠竹是真如,目前须荐取。恁麽做禅和,被人鞔似鼓。

锦字亲裁,泪巾偷_,细说旧时。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香湿罗衣。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惆怅一春飞絮,梦悠扬教人分付谁。销魂处,又梨花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萦。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清秋无所为,遇酒量地醉。醉则遗形骸,兀然外天地。尘世多得失,古事有兴废。更复不快饮,徒为乱人意。屈原贵独醒,贾谊每流涕。二子竟中夭,惜哉且自弃。苍苔晚雨湿,红叶北风厉。乐乡聊可谋,悲秋岂吾志。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脚踏海水。身经战斗少睡眠,功名富贵徒为尔。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汤武良有以。呜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惨淡无晶光。我生之初遇神祖,四海苍生守环堵。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皇天剥蚀国运徂,况我无家更愁苦。沟壑未填骨髓枯,河山已异安所取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藓花绕背字痕青,仿佛阳冰八分篆。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精灵如有在,幽愤满松烟。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坛下,如有

碧殿长松锁十寻,晚云将雪助萧森。貂蝉不改厓山制,金石疑闻孔壁音。南去星潮嗟往事,北来祠庙岂公心。春风一掬唐衢泪,几为先生湿短襟。

田里冯生甯屑去,湖海陈侯犹肯来。诗书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骑上下山亦疏矣,儵从容出何为哉。市桥十步即尘土,晚雨潇潇殊未回。

远浪已摇目,疾风仍打头。翩翻仰飞鸟,矫捷羡轻鸥。湖有万顷白,舟才一叶浮。意行从泛泛,吾道本悠悠。

庭际微风动,高松韵自生。听时无物乱,尽日觉神清。强与幽泉并,翻嫌细雨并。拂空增鹤唳,过牖合琴声。况复当秋暮,偏宜在月明。不知深涧底,萧瑟有谁听。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岂愿学葛藟,柔弱

真假两般玄字,金公所料重遗。凡铅纵与岳山齐。不肯假与金妻。听说真铅住处,他家跳在深溪。两情恩爱事因媒。义重争取东西。

赵公好,伟貌正青春。莫把光阴虚度却,愿将功行宝相亲。与我作比邻。清闲在,认得出迷津。稍悟浮生除爱念,如知幻化绝贪嗔。便是洞中

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世尊不说一个字,大藏小藏从此出。达磨九年面壁来,得皮得髓分优劣。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