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作品评述

周颂·天作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开始来开荒。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民享安康。民众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荡荡。子孙永保这地方。

注释
⑴作:生,造就。
⑵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
⑶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开荒垦田。
⑷作:治理。一说始。
⑸康:安康。
⑹徂(cú ):往,指百姓来归附。
⑺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
⑻保:守住。

周颂·天作鉴赏

  这是一首歌颂周太王古公亶父开创岐山基业以及周文王业绩的短乐章。“天作高山”,强调上天赐予岐山这块圣地。周人重视天赐,视为吉祥,连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大雅·大明》)天赐岐山之后,在这根据地上积蓄力量尚须人为,诗中便主要写这一过程。之所以仅取大王、文王二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岐山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灭商虽然完成于周武王,但周文王之时已显示出周将代商的必然趋势,商纣王囚周文王于羑里,只能延缓而无法阻遏这一历史发展。岐山圣地经营到周文王之世,已为周武王积蓄了足以灭商的雄厚实力,包括姜尚这样足以辅成伟业的贤臣。“有夷之行”,分明是先王开创的一条通向胜利之路。

  这首短诗,多人对其中个别字眼有不同的解读。如“彼作矣”的“彼”,有人解为百姓,那么“彼作矣”就是百姓们造起房屋;有人解为先祖大王,“彼作矣”就是先祖大王开创伟业。如“康”,一解为安定,安康;一解为赓,继承,继往开来之意。此所谓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也。

  《周颂·天作》一诗将对圣地、圣人的歌颂融为一体,着力描写积蓄力量的进程,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文笔犹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短短七句,有如此艺术效果,可见诗歌作者的大手笔。

周颂·天作创作背景

  这是周人祭祀岐山的乐歌。对于周人来说,岐山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yuè zhuó即凤凰)鸣于岐山。”(《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记·周本纪》)古公之前,后稷、公刘二位也是功勋卓著,《国语》之所以取岐山为周人兴起的圣地,似是极度推崇古公亶父之仁,从上引文可见,古公亶父不仅仁爱本族,而且推仁爱于一再侵犯于己的异族,自然更是难能可贵,因而也更具备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

  《周颂·天作》是周颂中少有的提及具体地点的作品(另一篇是《周颂·潜》),它写出了岐山。《毛诗序》说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诗集传》则指为“祭大王之诗”,都认为祭祀的对象是人。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季明德语,认为是“岐山之祭”,即《周颂·天作》的祭祀对象是岐山。其实,岐山是古公亶父至周文王历代周主开创经营的根据地,其后的伐商灭纣便是在此积蓄了力量。《周颂·天作》这首诗,应该既是祭圣地,同时又是祭开创经营圣地的贤明君主的。由于岐山之业为古公亶父开创,而周文王后来由此迁都于丰,故《周颂·天作》应是在岐山对古公亶父至周文王历代君主进行祭祀的诗。至于行祭之人,则非周文王的继承人周武王莫属。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牲牢修牧。茧栗毛纯。俎豆斯立。陶匏以陈。大报反命。居阳兆日。六变鼓钟。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诗经

芳树何年到,西园梦里惊。不须重听汝,只是旧时声。

诗经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鲥橘多骨核,乃至肆诋訾。恭惟陈无己,此事独兼之。五七掩杜集,千百臻秦碑。四海紫阳翁,归美岂其私。所以此虚叟,取为晚节师。

诗经

近来朝野客,无座不谈禅。顾我何为者,逢人独懵然。羡君诗即好,说佛众谁先。只恐前身是,东都白乐天。

诗经

风帆晓影动行装,月淡芙蕖浦溆香。正想双亲开色笑,不须千里叹凄凉。随行书卷生涯在,省事官曹气味长。便为君山问今古,一樽清啸满江乡。

诗经

楚山黄橘弹丸小,未识洞庭三寸柑。不有风流吴越客,谁令千里送江南。荔子生红无奈远,陈家晒白到犹难。虽无驿骑红尘起,尚得佳人一笑欢。

诗经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春酒冷尝三数醆,晓琴闲弄十馀声。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

诗经

白白红红一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无端昨夜萧萧雨,细锦全机卸作茵。

诗经

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汉台列像焉如许,陶岫吟归孰起予。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诗经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忽忆欧阳文忠作守时,雪中约客赋诗,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尔来四十余年莫有继者。仆以老门生继公后,虽不足追配先生,而宾客之美殆不减当时,公之二子又适在郡,故辄举前令,各赋一篇,以为汝南故事云。窗前

诗经

清砧兼落叶,总是别离情。去路千程远,归舟一叶轻。秋云连树暗,寒日映川明。亦有沧浪兴,何时共濯缨。

诗经

首断故应无断者,冰销那复有冰知。主人苦苦令侬认,认主人人竟是谁。有主还须更有宾,不如无境自无尘。只従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前觉痛人。

诗经

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力锄斸。年来种植类橐驼,随手高低便新绿。魁然反芋塞区肥,无数桃梅压枝熟。既收弄暖开须麦,又摘多穰过拳粟。虽无蓄积累瓶盎,采摄犹能饫肠

诗经

年少饥寒不足忧,笑谈有味自风流。等间辍赠两兔颖,待看修成五凤楼。

诗经

兵间曾脱死,不意各年高。未觉才全尽,犹能气颇豪。有诗尝互看,无酒可同遨。吴越相思梦,谁云隔夜涛。

诗经

罗带江流碧玉峰,旧游如梦一星终。烦披石寻题字,定有人能记此翁。

诗经

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诗经

岁月匆匆催白发,风尘漠漠敝青衫。早晚扁舟逐孤雁,一江秋色挂吴帆。

诗经

立谭当日受知深,不待陈情道古今。高会几陪山简醉,长篇许为爱卿吟。岁华迁谢心虽在,世路崎岖老不禁。拟近卞山谋卜築,借公泉水濯尘襟。

诗经

道醉乡、无边无岸,一尊到彼殊径。是间转海人知处,尺地不教渠剩。尊亦癭。同一斗消酲,一石犹难信。临风小等。记我友醒狂,相从有意,中路恨羌永。梅花晚,早已雪堆余鬓。此花宁复风韵。空寒独倚天为主,天又几时曾定。今为晋。看秦女山中,绿发垂垂顶。百年一瞬。叹高卧北窗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