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
谁知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作品评述

《咏史诗·昆阳》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篇诗词。

中文译文:
昆阳的战斗唤起师克的记忆,
萧王军队早已不复多。
谁知道大敌在昆阳受挫,
却嘲笑前朝陷入楚国之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昆阳之战为背景,借古喻今,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当时形势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昆阳之战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兵变的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中的师克是指东汉末年的一位抗击外敌的将领,他曾经在协和地区进行战斗。而萧王是指刘备,这里描述他的兵马兵力已经不再强大。

诗人提到了昆阳之战,这是一次发生在公元207年的战役,曹操的军队在这里击败了刘备。然而,诗人却在战败的昆阳中发现了一种自得的快感,他认为昆阳之败让前朝的人们抱怨楚国的困境,为此感觉非常得意。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局势的忧虑以及对前朝政权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失望和对前朝统治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人借昆阳之败来触发他的思索和反思,以此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当前政权的批评。

总之,《咏史诗·昆阳》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兵变之后的政治局势,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政权的批评。

作者介绍

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从军非陇头,师在古徐州。气劲三河卒,功全万户侯。元戎阃外略,才子握中筹。莫听关山曲,还生塞上愁。

以病辞朝谒,迂疏种药翁。心弥念鱼鸟,诏遣理兵戎。绕户旌旗影,吹人鼓角风。雪晴嵩岳顶,树老陕城宫。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名卿诗句峭,诮我在关东。

湘桃深处五陵家,堤柳阴中百宝车。多是问桃寻柳去,近来山下少梅花。

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已知千里共,祗欠一分明。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撞钟先得句,尘世不须惊。

雨后桃花作片飞,风前柳絮点人衣。春归不用怨风雨,无雨无风春亦归。

春雪下盈空,翻疑腊未穷。连天宁认月,堕地屡兼风。忽误边沙上,应平火岭中。林间妨走兽,云际落飞鸿。梁苑还吟客,齐都省创宫。掩扉皆墐北,移律愧居东。书幌飘全湿,茶铛入旋融。奔川半留滞,叠树互玲珑。出户行瑶砌,开园见粉丛。高才兴咏处,真宰答殊功。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安得有人贤若此,忽闻去国意如何。同朝最是头先白,知己还愁语太苛。尽欲读书三万卷,蓬莱未必似岷峨。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缓寻亲绿偏疑竹,细数轻红错认桃。

晞发沧浪上,滩声近广骚。绿围齐长柳,红糁半含桃。欲寡堪增寿,闲多更养高。佳哉凤凰垅,悲甚付乌号。

小园泥滑又妨行,破晓东风始放晴。九十日春将解印,两三杯洒自寻盟。花依好竹如年少,人对青山俱老成。俗容不来清意足,一吟聊复畅幽情。

净土堂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曲讲堂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禅堂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先辈观涛沧海口,长啸横槎拂牛斗。野人醉着梦游天,九门历尽惊复还。嘈嘈广乐犹盈耳,出门依旧重人间。不知先辈今何往,仙标玉骨天应赏。千里东归暮景清,桑麻暗地日衔城。黄金宫阙初回望,青草恩袍偶自荣。归来澣濯亲甘旨,却叹京尘误游子。家人饭黍慰辛勤,邻媪壶浆佐欢喜。

沉沉时雨积,冥漠晦平莽。卧起人事闲,临轩坐虚敞。繁林滴余润,曲池散清响。去家徒有思,出门亦何往。山深乱云合,村暝孤烟上。飞鸟望不还,空愁结遥想。

编草覆柏椽,轩扉皆竹织。閤成似僧居,学僧居未得。有时公府劳,还复来此息。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若讷希文受责均,前贤初岂有冤亲。暮年颖上还惆怅,引得无穷射羿人。

飞观峥嵘天宇宽,幽人半醉凭阑干。三山渺渺鸾鹤远,七泽茫茫蓑笠寒。清吹拂林横玉笛,紫云覆鼎熟金丹。童颜绿鬓无人识,回首尘寰一梦残。

半世随波从众。几被狙翁调弄。富贵苦相谩,一枕槐根春梦。春梦。春梦。况复此身无用。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