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和靖先生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
渊源漫说斯文丧,深切今知此道东。
七日梦楹终有待,三年筑室恨无从。
嵩伊千古漫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

作品评述

《挽和靖先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同闶。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靖先生的怀念,并赞颂了他为家庭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身占河南第一功,
力行笃信守家风。
渊源漫说斯文丧,
深切今知此道东。
七日梦楹终有待,
三年筑室恨无从。
嵩伊千古漫淳气,
收入稽山鉴影中。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靖先生的敬意和思念之情。靖先生在河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功臣,他一生坚持秉持家族传统的价值观,忠诚正直。然而,他的丰功伟绩与他高尚的品德并不为人所知,只有在他去世之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诗词中有两个具体的事件。第一是“七日梦楹”,表示作者在南京的七日之梦,这个梦中出现了门楹,暗示着作者对靖先生的缺失感。第二是“三年筑室”,靖先生为家庭修建房屋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然而现在他已不在人世,无法享受这所房屋。

诗词结尾以“嵩伊千古漫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为句。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嵩山和伊水,表达了对靖先生高尚品质的赞赏。尽管他已魂归故里,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存在,像是稽山上的倒影一样,永远闪耀着纯洁的光芒。

这首诗词通过作者深情的描述和思考,既表达了对靖先生的怀念,也展示了作者对家族传统价值观和忠诚之道的认同。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对于现代社会对于高尚品质的忽略与淡漠,呼唤人们重新审视并追求这些价值观。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对于“道德”的重要性有所思考和反思。

诗词推荐

心造虚无外,弦鸣指甲间。夜来宫调罢,明月满空山。

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

满林凉影绿沈枪,对此浑无俗肺肠。闲客偶来清话久,戛檐风摆翠梢长。

岩头橘树经百黄,三少不生诸老亡。只余石间元佑脚,谷虚尽日鸣当当。

晏坐图画出,银屏列郡山。几案空水接,舟楫窗窦间。清风荡炎瘴,异趣起懦顽。梦随白鸥去,静看飞鸟还。夜深忽闻笛,何处明月湾。

德以充性,行以澡身。二事在躬,日跻而新。并驱贤科,得颜与隣。不幸斯疾,命也莫伸。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旧宅洛川阳,曾游游侠场。水添杨柳色,花绊绮罗香。赵瑟多愁曲,秦家足艳妆。江潭远相忆,春梦不胜长。

横塘雨过水初平,浪影窥窗一孔明。篱下触羝五鹿角,林间反舌百禽声。柳公權可送行客,梅子真能宽渴兵。谁道夏园无所有,莲花端可傲张卿。

公子从来火伞中,解衣未定语匆匆。山行触热端何事,夹路杨梅树树红。

铜马朱眉满四方,总缘居摄乱天常。因君多少布衣士,不是公卿即帝王。

尘外分明一锦屏,南楼相对竞峥嵘。却缘造化生来别,不信丹青画得成。

穆王得八骏,万事得期修。茫茫万载间,复此好远游。车轮与马迹,此地亦尝留。想当治道时,劳者尸如丘。

无端檄下白云中,水国迢迢宋梵宫。草入空斋随意绿,花开野地向人红。夕阳每感皈巢鸟,秋色偏怜出塞鸿。一个闲身闲不彻,风霜添得鬓成翁。

羊祜折臂为三公,英布之相黥而王。富贵真可爱,体肤不敢伤。刘安升天守都厕,长房学道须食粪。神仙诚可慕,臭秽那可近。驷马高盖未易求,水银黄金况难信。我亦不愿承明庐,我亦不愿蓬莱山。但愿觳{觳殳换束}耕田间,种秫酿作九霞丹。秋风两鬓不须绿,日饮时可朱吾颜。山花山鸟

朝为三室印,晚为三蜀人。遥知下车日,正及巴山春。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公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解衣初醉绿芳夕,应采蹲鸱荐佳客。霁水远映西川时,闲望碧鸡飞古祠。爱君乐事佳兴发,天外铜梁多梦思。

竹床读史惯,土锉勿粘尘。洒扫王维德,浇锄郭太仁。使才看著屐,有道验时薪。小物汝知谨,同心作古人。

滦江晴漾首山前。玉为渊。秀相连。总把华英,都付使君贤。梅竹堂深歌吹动,香似雾,酒如川。列城千里听鸣弦。颂声喧。觉春偏。争遣翱翱,犹是贰车权。满泛一杯添寿酒,悬斗印,看他年。

支公养马复养鹤,率性无机多脱略。天生支公与凡异,凡情不到支公地。得道由来天上仙,为僧却下人间寺,道家诸子论自然,此公唯许逍遥篇。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左秉朱干,右挥玉戚。以象武缀,以明皇德。天子荣养,群臣述职。四夷骨附,罔不承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