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和靖先生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
渊源漫说斯文丧,深切今知此道东。
七日梦楹终有待,三年筑室恨无从。
嵩伊千古漫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

作品评述

《挽和靖先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同闶。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靖先生的怀念,并赞颂了他为家庭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身占河南第一功,
力行笃信守家风。
渊源漫说斯文丧,
深切今知此道东。
七日梦楹终有待,
三年筑室恨无从。
嵩伊千古漫淳气,
收入稽山鉴影中。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靖先生的敬意和思念之情。靖先生在河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功臣,他一生坚持秉持家族传统的价值观,忠诚正直。然而,他的丰功伟绩与他高尚的品德并不为人所知,只有在他去世之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他所代表的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诗词中有两个具体的事件。第一是“七日梦楹”,表示作者在南京的七日之梦,这个梦中出现了门楹,暗示着作者对靖先生的缺失感。第二是“三年筑室”,靖先生为家庭修建房屋共用了三年的时间,然而现在他已不在人世,无法享受这所房屋。

诗词结尾以“嵩伊千古漫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为句。这句话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嵩山和伊水,表达了对靖先生高尚品质的赞赏。尽管他已魂归故里,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存在,像是稽山上的倒影一样,永远闪耀着纯洁的光芒。

这首诗词通过作者深情的描述和思考,既表达了对靖先生的怀念,也展示了作者对家族传统价值观和忠诚之道的认同。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对于现代社会对于高尚品质的忽略与淡漠,呼唤人们重新审视并追求这些价值观。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对于“道德”的重要性有所思考和反思。

诗词推荐

履端开帝历,会拜谨王春。百世枌榆旧,一番桃李新。珍颁来腆渥,妙句带清真。骑省云霄上,宁辞染翰频。

鹦柔猩艳胜西川,有色无香意态妍。吟令美招名友聚,眠春羞并醉妃传。锦庄红濯垂丝雨,绣幄青笼秉烛烟。莫待胭脂成粉去,月明便好泛金船。

耳应声而无响,眼有照而亡缘,旷劫清规里许圆。生死死生不到处,云磨秋色水连天。

玉箫吹作凤鸾吟,惹动游人离别心。一阵东风卷寥廓,四方八面少知音。

乘云驾鹤自西东,修炼真人意气雄。出离凡为高见识,周旋道理远怀通。愚迷尽说皆非实,解者方知事不空。宿业大都心外障,有缘岁月易成功。

小桃零落春将半。双燕却来池馆。名园相倚,初开繁杏,一枝遥见。竹外斜穿,柳间深映,粉愁香怨。任红欹宋玉,墙头千里,曾牵惹、人肠断。常记山城斜路,喷清香、日迟风暖。春阴挫后,马前惆怅,满枝红浅。深院帘垂雨,愁人处、碎红千片。料明年更发,多应更好,约邻翁看。

落落湖边松,济济松下风。冷然入君怀,萧飒诗脾中。清露泻笔端,一扫浮埃空。以遗愚参军,仅免按剑凶。三年耳目昏,此语岂易逢。亦岂务炳粮,邂逅乃自王。归囊一钱尽,足用仍三冬。他年太羹熟,宁俟盐酷供。

竹篱曲曲水边村,月澹霜清欲断魂。商略前身是飞燕,玉肌无粟立黄昏。

晚入招提路,山风冷透裳。寒鸦互分合,霜稻半青黄。习讼伤浇俗,思闲慰故乡。牧童如有感,扣角唱斜阳。

冠裳已葬海虞峰,竹下茶瓯不复同。华表人归身是鹤,葛陂仙去杖成龙。七星桧老瑶坛静,午夜猿悲蕙帐空。徒遣友朋怀远致,驿亭惆怅立西风。

邢公分剖,举恩情、割断灵光照。内莲生,真可要。姹婴娇,和会通玄妙。忧愁乐道。气收来、结作成珍宝。玉牢藏,五彩耀。透昆仑,日月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旧家桃李种河阳,今日红梅自楚湘。根墢送春君意重,为移绝艳到吾乡。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怀抱独惛惛。平生何所论。由来千种意。并是桃花源。榖皮两书帙。壸卢一酒樽。自知费天下。也复何足言。

闭门十日雨,萧然抱孤琴。之子从何来,踏雨叩我门。对床话达晓,山窗耿青灯。挽衣不可留,何以赠子行。问子此何时,眯目凄黄尘。四海非不宽,可语今几人。潇潇风雨中,奔走欲何营。愿子重自爱,堂有白发亲。

层云一何颓,东风一何煦。子舟一何驶,子行一何踽。望望如见之,何当与话雨。

燕子归来,梅花又落。缃桃雨后燕支薄。眼前先自许多愁,斜阳更在春池阁。梦里新欢,年时旧约。日长院静空帘幕。几回猛待不思量,抬头又是思量著。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春风筵上贯珠匀,艳色韶颜娇旖旎。

诏出凤凰宫,新恩连帅雄。江湖经战阵,草木待仁风。豪右贪威爱,纡繁德简通。多惭君子顾,攀饯路尘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