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作品评述

秦风·无衣翻译及注释

翻译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
⑴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⑶同仇:共同对敌。
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战裙。
⑺甲兵:铠甲与兵器。
⑻行:往。

秦风·无衣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秦风·无衣创作背景

  在《诗经》大量的战争题材作品中,《秦风·无衣》一诗以其高亢的精神境界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默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老去脚犹轻,吟边不杖行。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不辞遭泥饮,谨勿杀能鸣。

爱国

妾生不辰兮命孤奇,妾嫁夫君兮尚髫垂。被谗放逐兮,妾不复归。欲出门兮,心重悲。心重悲,非别离。夫与姑,命相依。原姑谨携持,山有豺狼水有螭。

爱国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爱国

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复望。当今贤俊皆周行,君何为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

爱国

閒居遇重九,对酒怀陶生。陶生不可见,爱此重九名。清霜肃时令,天宇增高明。依依远山色,隐隐宾鸿声。泛酒黄金花,人言可延龄。嗟予不解饮,酒到从之倾。嫣然木芙蓉,摇风倚东荣。虽无窈窕歌,自足娱吾情。鼓琴复何为,年来泯亏成。

爱国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爱国

三展蜀笺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琼瑶。应缘水府龙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绡。

爱国

人生七十古称稀,何况寿年八十。试问何时逢载夙,恰在阳生七日。鹤发盈簪,朱颜晕酒,瑞象占南极。玳筵才启,欢声喜气充溢。好是庭下双珠,经营创置,金玉成堆积。况有孙枝争挺秀,次第飞齐鹏翼。大振家声,荣封寿母,坐看蟠桃实。年年今夕,玉杯争劝琼液。

爱国

原北荒城旧谷州,文皇功业莽悠悠。天戈挥去开东夏,金甲归来献二囚。想象英姿辉日月,苍茫故国委林丘。山川惨惨空回首,落日悲风蔓草秋。

爱国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爱国

流光不受长绳系。乐事且须论早计。丹成鸡犬亦登仙,运去英雄空掩涕。花留酒笑宁无意。酒藉花香尤有味。由来夷跖不多争,唤向花间同一醉。秋风茅屋浮云*。汗漫招来嵇与阮。尽从鹤背更腰金,独恨骑曹余手板。酒中最好藏疏懒。深注红螺容细卷。世间只没□闲人,举步有闲渠自

爱国

荏苒伤春老,蹉跎惜岁华。客居移未定,社酒不须赊。花柳知无恙,云山画莫加。寻芳徒步好,何用早将车。

爱国

故人惟赖几行书,今日谁能更访吾。旧日热心今就冷,向来已自得揶揄。

爱国

薄暮一凝佇,归鸿千有余。倚松吟半饷,月影泻庭除。

爱国

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悉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爱国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爱国

小别匡君十二年,天涯倦鸟偶飞还。峰峦识我迎微笑,泉石依人作旧妍。故老倩谁寻往躅,新材待访续前编。从来无限沧桑事,都付山僧一枕眠。

爱国

河朔人无岁,荆南义廪开。将兴泛舟役,必仗济川才。夜月临江浦,春云历楚台。调饥坐相望,绣服几时回。

爱国

日长庭馆倦琴书,久病情怀偶自如。苔遍空墙新雨后,泥香小径落花余。耽闲会遣形骸累,向老全将世味疏。风满北窗清梦觉,翛然心境上皇初。

爱国

曾看南朝画国娃,古萝衣上碎明霞。而今莫共金钱斗,买却春风是此花。

爱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