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虏入洞庭

朔风一夜渡江村,北望云飞不忍言。
仙隐老寻双橘柚,避秦人爱小桃源。
烟波乱逐鸱夷舸,烽火遥腾马偾辕。
闻道此山真福地,不知何处更离魂。

作品评述

《避虏入洞庭》是一首宋代孙锐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朔风一夜渡江村,
北望云飞不忍言。
仙隐老寻双橘柚,
避秦人爱小桃源。
烟波乱逐鸱夷舸,
烽火遥腾马偾辕。
闻道此山真福地,
不知何处更离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厌倦和对宁静祥和之地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述了朔风一夜间吹过江边的村庄,诗人北望远方的云飞,却不忍言说云中的战乱和苦难。这里的北望与云飞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远离战火的向往和希冀。

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个仙隐的老人,在寻找双橘柚(橘柚是柑橘类水果,象征着富饶和宁静)。老人选择隐居在这片地方,远离秦人的喜爱小桃源(意指安乐的乐土),这反映了诗人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的追求。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战乱的景象。烟波乱逐鸱夷舸,烽火遥腾马偾辕。烟波、鸱夷舸(古代战船)和烽火、马偾辕(指挥战车)都是战争的象征,形容了纷乱的战场和战争的残酷。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避世之地显得更加宝贵和珍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说这座山是真正的福地,但他却不知道离魂(离开肉身,形容心灵的超脱)的地方在哪里。这是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他渴望远离纷争,但却不知道真正的归宿在何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乱和避世之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困惑和迷茫。

诗词推荐

筑室力已尽,种花功尚疏。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末品何曾数,群芳自不如。今秋接千叶,试取洛人余。

山人水南北,别业瀼东西。落叶屏风石,斜阳水碓溪。门荒翟公雀,野迥孟尝鸡。枢相徂沙漠,酸风万里迷。

岁时令节多休宴,风俗灵辰重祓禳。肃穆皇居百神卫,涤邪宁待浴兰汤。

晓霜一色。正恁时陇上,征人横笛。驿史不来,借问孤芳为谁折。休说和羹未晚,都付与、逋仙吟笔。算只是,野店疏篱,樵子共争席。寒圃,众籁寂。想暗里度香,万斛堆积。恼他鼻观,巡索还无最堪忆。萼绿堂前一笑,封老干、苔青莓碧。春漏也,应念我、要归未得。

湖上晴看好,雨中犹更奇。无穷凭槛趣,正是卷帘时。鸥鹭飞相失,山林晚不知。烟云多变态,难画亦难诗。

春风吹雨密还疏,门掩荒山数亩居。换米但须居士屩,入都宁倚子公书。安贫自足容高枕,处事时应念覆车。所恨卜邻非二仲,枉教三径草频除。

山屏四面碧相重,苕霅无声泻玉虹。万户连甍皆在下,一楼飞栋独当中。不容半点浮尘到,但觉无边爽气通。安得翛然辞物役,披襟终日挹清风。

百谷畏秋阳,常恐膏泽吝。大哉天公仁,霢霂来有信。苹汀水未长,药陇土先润。新凉生葛衣,老惫亦小振。

念尔残胡啼不休,若为春夏抱春愁。亦知春去年年事,忆似前时春尽头。

外户通宵不闭关,抱孙弄子万家闲。若将邑号称贤宰,又是皇唐李鲁山。

朝阳山水佳,毫端意无极。发潜十七奇,幻出不盈尺。因续漫浪铭,更写浯溪宅。俱作画图看,静对天齐石。

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何动不关命,怡然心气平。

野水浮轻楫,暖烟生紫苇。晚来湖上望,多是罟鱼人。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山下水声深,水边山色聚。月照秋自清,花名春不去。似非人间境,又近红尘路。乍入洞中天,更移云外步。我殊惺惺者,犹得沧浪趣。可以濯吾缨,斯言诚所慕。

游客三江外,单栖百虑违。山川忆处近,形影梦中归。夜月明虚帐,秋风入捣衣。从来不惯别,况属雁南飞。

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慵整翠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初见种汝时,微荄极枯槁。今既长枝叶,日复一日好。仪刑静独秀,精神雨中澡。嗟我费耘治,尚愧窗前草。

会河村店西,沙水清练练。我行独带月,滉漾制金线。凝寒逼征衣,霜华重如霰。至此怀僧弥,老泪几欲泫。

双旌暮卷小舂容,画栋云生笑语中。但觉山光侵酒绿,不知日脚染溪红。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谁遣玉蟾催骑吹,归来人影在朦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