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枯崖

玉麈无心试出拈,山房春静燕窥檐。
相思独上青霞顶,閒倚栏干望塔尖。

作品评述

《题赠枯崖》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麈无心试出拈,
山房春静燕窥檐。
相思独上青霞顶,
閒倚栏干望塔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处荒凉的峭壁上题诗的情景。诗人用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彼时清静宁谧的山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凝练的文字,将作者独自登上青霞峰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玉麈无心试出拈”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无意间将玉麈(一种古代的乐器)弹出峭壁的情景,以此引出诗人的身世和情感。接着,诗人描述了山房的春天静谧,燕子在屋檐上窥视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增加了整首诗的生动感。

第三句“相思独上青霞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相思之情。诗人独自登上青霞峰的山顶,远离尘嚣,沉浸在寂静的自然环境中,思绪纷至沓来,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一句“閒倚栏干望塔尖”描绘了诗人倚栏远望塔尖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远方事物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约的文字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融合,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清净自然的向往。通过描绘诗人独自登上山顶、远眺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向往,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发泄和抒发。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要眇新声生宝柱。弹到离肠断处。细落檐花雨。夜阑清唱行云住。洞府春长还易暮。凡客暂来终去。不忍回头觑。乱山流水桃溪路。

伤时惜别两相参,渐老情怀百不堪。四十今年才欠四,三春此日只余三。身如零落沾泥絮,心似腾腾作茧蚕。遥忆白狼山下客,送春凭梦过江南。

脱白来求法,披缁去出家。此心如水月,结屋老烟霞。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寄言刘铁磨,自识赵州茶。

彼美云章子,翛然天外情。凝眉逐层翥,俯手散馀清。霄迥心逾远,徽迁曲暗成。千秋想萧散,方觉绘毫精。

睡到僧廊响木鱼,庄周蝴蝶两蘧蘧。数声林下华亭鹤,一卷床头笠泽书。云子甑香炊熟後,露芽瓯浅点尝初。若论身逸心无事,台省诸公恐不如。

後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天孙机上刀尺,雪儿口里宫商。愧我元非郢客,恨君不识秦郎。

燕子年年入户飞,向人无是亦无非。来春强健还相见,送汝将雏又一归。

日光射雪雪透红,雪光射日日吐虹。何人铸银作大地,万象都入银光中。诗翁两眼老病里,爱看晚晴聊仰视。眼晴空花忽乱起,紫晕一轮三万里。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二子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不满缸。

簿书堆案阻寻幽,想像高人物外游。自昔品题多北客,故知物象胜中州。云经乱石余膏润,烟过悬崖自去留。暂俯澄潭倚苍壁,已疑身世在鳌头。

学行文章彻九重,故旌闾里振颓风。傍人莫作寻常看,几百年中有此翁。

家国遭多难,干戈道路将。深山独流落,长夏亦凄凉。饭拾空林橡,炊依废寺香。时愁豹虎到,落日掩门荒。

晓日殷勤为着鞭,微风逐旋约轻烟。东皇景胜浑如旧,西子妆浓许近前。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苦无雄略但儿嬉,尚想山头学射时。忽报阴平鱼贯入,可怜一镞不能施。

登陟百险艰,来看云间瀑。飞从千仞峰,泻作一条玉。冬夏有盈缩,古今无断续。当日武夷翁,翩然来结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