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西江月(八)》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这首诗词探讨了修行、果报以及返璞归真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住想修行布施,
果报不离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云,
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
还须返朴归淳。
境忘情性任天真,
以证无生法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和善行的重要性以及因果关系。诗人比喻修行和布施的力量,就像向上射击的箭矢一样,能够穿透虚幻的云彩。然而,当力量耗尽时,箭矢会坠落。诗人认为,修行和善行的真谛在于无为而实际存在,我们需要回归本真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我们忘却了外界的境界,情感和本性可以自由地展现,从而证悟到无生法忍的真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修行和果报与向上射击的箭矢和浮云相联系。箭矢射中了浮云,象征了修行和善行的果报不离天人,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然而,诗人提醒人们,虽然修行和善行有力量,但它们的本质是无为而实相的。只有回归本真的状态,忘却外界的境界和束缚,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境忘情性任天真的境界,从而证悟到无生法忍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修行和回归本真的哲理。它提醒人们修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果报,更是为了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真实。这首诗词通过对修行和善行的思考,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