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之仪的《近得石菖蒲胡伯镇见之谓必以锦石资藉乃可以久遽彻所有为贶仍枉佳句辄次韵奉谢》
拼音和注音
dào xǐ dé xiǎo yì , bù yán sì shí bè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时:1.乐舞的名字。2.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3.春、夏、秋、冬四季。4.指一年四季中的农时。
不言:不说。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不料。
小异:稍微不同。指细微不同处。微有特异。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原诗
倒屣得小异,不言四时备。
遗我百明珠,书窗遽增气。
石盆丛秀转光辉,携挈衰慵绝尘世。
更烦藻思玄维持,纸上盆中尽珍琲。
他时相对擘麟脯,何必方平为绍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