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

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巾光绕肋。
秃襟小袖雕鹘盘,大刀长剑龙蛇插。
两军鼓噪屋瓦坠,红尘白羽纷相戛。
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铓如一掐。
书生只肯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
叫呼击鼓催上竿,猛士应怜小儿黠。
试问黄河夜偷渡,掠面惊沙寒霎霎。
何如大舰日高眠,一枕清风过苕霅。

作品评述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绫衲衫暖衬甲,
红线勒巾光绕肋。
秃襟小袖雕鹘盘,
大刀长剑龙蛇插。
两军鼓噪屋瓦坠,
红尘白羽纷相戛。
将军恩重此身轻,
笑履锋铓如一掐。
书生只肯坐帷幄,
谈笑毫端弄生杀。
叫呼击鼓催上竿,
猛士应怜小儿黠。
试问黄河夜偷渡,
掠面惊沙寒霎霎。
何如大舰日高眠,
一枕清风过苕霅。

诗意:
这首诗以观赏杭州的钤辖(军事官员)欧育身着战袍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欧育的服饰和武器,展现了战争的景象和将军的威严。诗人通过对将军和书生的对比,表达了将军的英勇和书生的安逸之间的反差。最后,诗人通过与黄河和大舰的对比,表达了将军的忠诚和舍生忘死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将军欧育的装束和战斗景象。青绫衲衫和红线勒巾展示了将军威严的形象,秃襟小袖和雕鹘盘则表现了将军的风采和威武。大刀和长剑的插入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紧张。两军的鼓噪和纷争,让人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气氛。

诗中通过将军和书生的对比,凸显了将军的勇武和威严,与书生的安逸和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书生只愿意坐在帷幄之间,谈笑间玩弄生杀之权,而将军却奉献自己的一生,笑着履行着战场上的责任。这种对比彰显了将军的忠诚和英勇。

最后两句以黄河和大舰的对比,表达了将军的舍生忘死的精神。黄河夜偷渡,掠面惊沙,展现了将军在战场上所面临的危险和艰险。而大舰日高眠,一枕清风过苕霅,则传递出将军的宁静和安详,以及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忠诚。同时,通过与书生和黄河、大舰的对比,突出了将军的威严和牺牲精神。这首诗词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又表达了将军的威武和忠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空岩寒气凛兢兢,入户神清思亦澂。似应如非声澒洞,已垂未落石崚嶒。深於豳俗藏冰室,险过文王避雨陵。刮藓磨崖书淡墨,胜游聊复记吾曾。

沙渚鸿飞入楚云,远林樵爨宿烟昏。娟娟野菊经秋淡,漠漠沧江带雨浑。归路赏心应驻节,客亭离思暂开樽。莫嗟问俗淹翔久,从此频繁不次恩。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言约全无定。是谁先薄幸。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持与归。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欲飞。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楚橙作虀香出屋,宾朋竞至排入扉。呼儿便索沃腥酒,倒肠饫腹无相讥。逡巡缾竭上马去,意气不说西山薇。

莫怪近来都不饮,几回因醉却沾巾。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

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檎。君今忽持赠,知有逸少心。密枝传应远,朱颊映已深。不愁炎暑剧,幸同玉浆斟。

物外虽明端的,天心未放玲珑。区区陌上走西东。也学浮生作梦。梦寐更劳数载,岩龛复度三冬。待佗消息显真功。放出凌云**。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左车右献}{左车右献}雕甍傍九衢,藻扃无复蕊函书。徘徊尚有飞轩月,不把孤光照碧疏。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

中天有台阁,知问汝何能。世路信薄命,吏曹须异称。北归甘醉叟,西上且聋丞。执友论文地,能地兴可乘。

六载今如此,青松到屋梁。何言声籍籍,直作去堂堂。事已难追悔,天高只痛伤。当时巴蜀使,书疏不能忘。

翠浪蓝光新雨后。整整斜斜,高下笼窗牖。万斛深倾重碧酒。量愁知落何人手。栊雾梳烟晴色透。照影回风,一段嫣然秀。白下门东空引首。藏鸦枝叶长怀旧。

翠阜青林烟叠重,朱楼画阁雨空蒙。禹祠西走兰亭路,一片湖山锦绣中。

云润日杲杲,渠涩泉泠泠。群山晓过雨,一沐千髻青。岸巾纳微凉,庭户留余清。乔木俯佳色,野卉含幽馨。昔来挽枯条,今来见欣荣。荣枯亦何有,对此难为情。长年心事多,抚髀只自惊,冰炭交中肠,吾生安得宁。好风吹我裳,颇觉耳目醒。暇日可少憇,安用心营营。高卧绿阴底,玄蝉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西江万里向东流,今夜江边驻客舟。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窗纸萧萧印月痕,数声新雁过江村。孤愁不与梦俱断,羸老岂知身尚存?世事万端归蠹简,秋风百感集清樽。荷锄家圃知何憾?犹胜生求入玉门。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